posts | comments | archives | links | create | song
(reminder: all quotes here are fiddled, probably.)

吵架


2004年12月23日晚上11:30我到維園側天后地鐵站對面的巴士站等170回家, 等到11:50左右才有車. 在這個期間我目暏一個喝醉了酒面紅紅的阿伯和4個青年男女發生口角.在我臨上車前不久, 警察來了, 問我當時的情況, 看不看到有人打人.

整件事情可分3個階段:

1. 阿伯和女人對罵,自然相方家長都給對方問候不已. 阿伯手拿木凳, 作舉起狀, 至半腰未及胸口, 幾個女人大扺因為怕阿伯會用凳打她們, 因此用力按著阿伯手中的木凳. 相方彊持不下. 女人宣稱要報警.

2. 起主導作用的那個女人不耐煩, 反客為主, 反過來鬆開手, 大阿伯說, 你夠膽就打我. 結果阿伯原來是得個樣, 到某一點惱羞成怒, 把凳向橫一拋, 擲向橫邊的燈柱. 在阿伯擲下凳後, 我留意到其中一個女人正打電話. 而在這段時間她們起爭執的原因也透露了出來. 原來是因為阿伯認為那女人曾打到她.

3. 阿伯開始退開, 雖然他們已各自退到自己的陣營去. 但女人不服氣.
後來警隊來了, 把他們勸開.

公道點說, 我們還得注意下列事項:(1)我不是不停地注視他們吵架. 我只是斷斷續續, 每當他們說得肉緊時. 說話特別大聲, 我不期然望過去. 但出手打架, 我不見得有.

(2) 我雖不是認親眼追踪整個過程.不過我沒有聽到吶喊聲或被打時發出的呀哎聲.


身分證


英國泰晤士報2004年12月20日報道, 英國政府正計劃推全民須申領身分證, 然而卻許多人反對. 泰晤士報標題諷刺政府一切為你好的論述. 戴卓爾夫人更揶揄此舉為 "Germanic concept completely alien to this country".

Full speed ahead on ID cards that are 'good for you'

...Baroness Thatcher was also reported yesterday to be strongly against ID cards. She told a private meeting that they were a "Germanic concept completely alien to this country".

BBC News 2004.12.20


看後很驚訝, 英國人對自由的執著是多麼堅定. 不過為甚麼英國人認為如此匪夷所思的東西, 會在香港推行呢?

領匯政治化?


有一種說法, 說領匯上市變得政治化, 以致引致這種困局.

可是我的看法正好相反, 政府沒有把政治問題以政治方式處理才是問題核心. 領匯上市, 即房委會資產私有化, 根本是政治問題, 因為房委會的資產, 是公共資產. 把公共資產變成私有資產, 本身就涉及公共資源的分配的問題, 資源分配問題就是政治問題. 而立法會就是解決政治問題的建制場所.

這次事件的核心問題在於政府試圖把政治問題, 以行政手段, 甚至以權術解決. 訴諸民眾眼前利害爭取支持, 繞過真正的資源分配討論, 以求矇混過關或強行過關來執行自己的政策. 香港市民的政治醒覺已經提高, 前者以行政吸納政治的手法要有高明管治手段的政府才行得通, 後者以行政取諦政治的手法只有強橫的威權政府才行得通. 現時的特區政府兩樣都不是. (當然應該慶幸不是後者.)

由於建制內解決政治問題是機制被駕空,結果才出現有人"濫用"司法程序以阻撓政策施行的局面. (利用司法程序還算是建制內手段的最後關口, 再逼出一步就是示威, 罷工, 暴力等建制外使社會動盪的手段).

承認香港有政治問題, 以政治方式(不是權術)解決才是根本之道.

蘋果標題


上班時看到隔鄰的先生讀蘋果日報, 上面有一則的標題:
黃宇詩得霑叔真傳 多試不同猛男

你認為這則報道在說甚麼?


Mary and Martha (翻譯練習)


馬利亞和馬大 (翻譯練習)

Cover: DarsaneBack: Vermeer

作畫: Nyoman Darsane (巴峇, 當代)
解畫: Mona Bagasao-Cave

馬利亞和馬大. 一提起這一對名字, 我們就會聯想到兩個形像, 一個聽學一個侍候, 一個受讚賞一個受責備. 不少人拿路加福音10章耶穌這幾句評語, 當成一應通行的準則: 跟耶穌學習, 比替耶穌做事來得好. 可是在馬太福音26章裡, 耶穌卻讚賞那個在他頭上傅香膏的女人, 讚揚她所做的有意思. 耶穌告戒師從他的學子----門徒, 那女人為他「做了一件美好的事」, 不得為難她 (太26:10). 這一次, 受讚賞的是那做事的人, 耶穌說:「普天之下,這福音無論傳到甚麼地方,人人都要述說 *她所做的事來記念她* 。」(太26:13)

也許我們現在應該如封面上Darsane那幀色彩班爛的油畫一般, 不再徘徊於做人世間的馬利亞還是馬大. 平常處理同樣主題的作品, 例如封底上Vermeer所畫的那幀油畫, 誰是馬利亞誰是馬大一目了然. Darsane的畫卻大異其趣, 誰是馬利亞誰是馬大根本沒法子截然區別----既沒有滿手拿著食物一臉悵然的馬大, 也沒有坐在耶穌腳旁全神灌注的馬利亞----兩個女弟子都在手舞足蹈, 跳一種動作周而復始的舞蹈, 由從師到從事, 交替循環, 一如我們的生活, 要來回於兩者之間. 我們聽了耶穌的教訓, 學到彼此服務的道理 (太25). 我們服務他人, 曉得服務的幹勁要靠天天與基督相敘鍊出來. 同時看馬大和馬利亞兩個人, 才能豁然開朗, 看到整幅畫面. 讓我們兩面也兼顧----使我們安心的一面, 給我們挑戰的一面.

The Upper Room daily devotional guide, May/June 2004.
http://www.upperroom.org/devotional/art.asp?issuedate=6/4/2004

博物館、公眾史、香港故事


博物館展覽的一大作用是透過陳列藏品,對有關的歷史進行詮釋和演繹。所謂藏品,就是從原來的時空脈絡中分割出來,收進博物館中的文物,因此藏品展覽往往需要把一組散列的藏品重新組合,配以圖象和文字,以產生有意義的歷史脈胳,讓公眾在這脈胳中,思考相關的歷史。陳列藏品,意味對藏品進行詮釋,陳列的方式就是對藏品的演繹。

藏品以不同方式陳列,會產生不同的印象,從而演繹出不同的歷史圖象。以下取香港歷史博物館「香港故事」展覽的第八展區作為例子說明。香港故事共有八個展區,選「第八展區」來討論,是因為,若要知道香港怎樣走到今日,最後一區最為關鍵。

香港歷史博物館是公眾博物館,而非私人博物館,「香港故事」展覽自然應該(?)以公眾史的角度演繹。公眾史的精神之一,就是公眾在精神上可有積極的參予,而非僅僅被動地做旁觀者。因此香港故事應呈現不同歷史時段的香港社會面貌,以反映香港人的集體回憶,方能竟其全功。

第八展區的藏品,陳列方式大體上可分為三類:

1. 環境模擬式的陳列
2. 展板式的照片及文字陳列
3. 影片播放

所謂環境模擬,例如第八展區內的課室和涼茶鋪,是利用大型建築物模型或歷史圖片,配合文物,製造出一個歷史的空間,讓參觀者置身其中。相對於展板和影片,環境模擬自然是最有效製造歷史脈絡的方式,這亦是最自由的方式,讓公眾可以用自已的步伐、自己的方式去觀看展品。相比環境模擬和展板式的陳列,觀看影片卻要依照指定的速度、指定的方式(走進特設的放映室坐下觀看,影片的畫面按特定的方式播放,不能跳前,不能暫停,不能回看),因此參觀者往往留連於環境模擬或展板式的陳列而忽略影片。博物館對哪些藏品以環境模擬的方式陳列,正顯示了博物館對相關歷史片段的重要性的看法。

我們對第八展區的陳列方式有兩點批評:

第一,「香港故事」對公眾生活的重要層面,都特別模擬一個具象徵性的生活場所,很出色、很具體地展現了六七十年代的公眾生活,例如徙置區的房間(居住),電影院和涼茶鋪(娛樂),士多(購物),課室(教育),製衣廠車衣間(工作生活)等等。不過,戰後五十年間,由於經濟的急速發展,公眾在上述層面的生活方式,特別在七十年代以後,有極大的變化。可惜,展覽卻沒有顯示出這一點,因此參觀整個第八展區以後,不免使人誤以為香港人在戰後五十年中,日常生活沒有大幅度的變化。

第二,「香港故事」對八九十年代社會面貌的描述非常不足。這段時期只有二個模擬環境,即股票市場和九七年的政權移交儀式。即使連展板式說明考慮在內,對於八九十年代因經濟發展和過渡期政治變化而產生的社會變化明顯處理不足,難以反映香港人對這段時期的集體回憶。

這一點從六十至九十年代大事的展板可見一斑。六十和七十年代的圖片是社會(內地居民偷渡潮,越南難民問題)、經濟(銀行擠提)、交通(獅子山隊道通車)等事件,相比起來,八九十年代的圖片一面倒都是政治事件的場面,而且幾幅之中,跟回歸有關(中英會談及交接儀式)更佔兩幅之多。




紅灣半島祈禱會


今天在以利亞FORUM讀到圻圻的貼文, 總覺得中大團契的捉錯用神. 當然他們坐然起行, 比我空發牢騷強得多.

Subject: 對不起,借用地方,代中大團契post~
Name: 後輩圻圻

《還我安樂窩》——反對拆卸紅灣半島祈禱會

紅灣半島七墥全新居屋的清拆如箭在弦,當中造成的環境污染和浪費實在令人髮指。為此,我們將於紅灣半島門前舉行一燭光認罪祈禱會,既為香港人的浪費奢侈和污染環境求主憐憫,亦求管治全地的主秉行公義,給香港的施政官員賜下商業及管理智慧,妥善利用已建成的紅灣半島,還廣大買不起豪宅的市民一個安樂窩。誠邀各位信徒及非信徒參加!


朱門豬肉臭, 路有凍死骨, 最重要的問題在浪費奢侈, 污染環境嗎?

域多利監獄古?群(歷史建築), 紅灣半島(公營房屋), 西九龍計劃(大幅填海土地)...... 這一連串的事情不是零星事件, 而是香港的資產正被公然地瓜分, 正被公然地搶佔.

是還我安樂窩, 還是還我政府? 上主要是秉行公義, 恐怕不單是賜下智慧了.

「妥善利用已建成的紅灣半島,還廣大買不起豪宅的市民一個安樂窩」, 固然是好, 但「妥善利用已出現的社會覺醒,建立一個廣大市民參與的公民社會」, 也許更要緊. 我們面對的問題, 不單是有沒有「商業及管理智慧」, 更是願不願肯不肯合理公道地進行社會資源再分配.

求主垂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