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 comments | archives | links | create | song
(reminder: all quotes here are fiddled, probably.)

廣州中山大學歷史系講座


廣州中山大學歷史系講座

社会学吧 轉載的講座目錄 (截至2005年5月26)
山西大學 轉載的講座目錄 (截至2005年8月29)


* 宗族制度建立以后的华南社会史,科大卫(2002年12月11日)
* 13世纪至18世纪欧洲与中国向现代国家的过渡,科大卫(2002年12月10日)

可惜, 中山大學歷系的網站down了 :(





"細說香港研究"

香港大學亞洲研究中心香港文化及社會計劃與香港公共圖書館合辦一系列題為〝細說香港研究〞公開講座。(所有講座均以粵語主講)



第一講 (四月三日)
`試論香港社會史
講者:科大衛博士
英國牛津大學中國近代史講師

本講的目的在分辨社會史與歷史掌故。以香港1870年至1970年為核心,來說明社會史著重思想架構的發展,重新考慮香港人對自己歷史認同。歷史資料對從事歷史研究工作的人來說固然重要,但是歷史資料必須放在不斷重複思考的架構才能發現歷史感怎樣影響我們的生活。

山西票號 (存錄)


(來源:《光明日報》光明網: 文史天地)

山西票號的興起與没落
科大衛
2005年11月22日

  山西票號是20世紀以前中國最富盛名的銀行。雖然稱之為“票號”,然其業務不止於匯兌,其經營性質是家庭或家族控股的企業。擁有票號的家庭或家族,亦擁有田產和其他生意。山西票號的經營範圍雖然遍布於山西內外 (按: 全國各大城市), 但仍以山西為老巢,且多集中於平遙、祁縣和太谷。今天能見到的票號遺留下來的通信很明顯地說明,各地票號活動需要依賴其與山西老家間的關係並要竭力維持這種關係。這種關係或許不止停留於情感層面﹔老家,很可能就是銀行業務關鍵性的匯劃地點。

  關於山西票號之來源尚無定論。有說其起源於明代的鹽業,因山西之出口商業而得以擴充,至十九世紀發展成為清政府的匯兌機構。由此觀點推衍,山西票號的失敗,可以歸咎於辛亥革命後政府款項另有匯兌的渠道。這一論點的弱點,在於即使政府款項的匯兌改由他途,仍然未能解釋為何山西票號不能應變求存。須知,辛亥革命後,其他地方上的銀行,尤其是上海成立的地方銀行(錢莊),繼續生存到1910—1920年。

  在銀行業務中,信用固然舉足輕重,而悠久的傳統對於建立信用則很有助益。儘管山西票號 號稱傳統久遠,我們卻很少見到關於十九世紀以前大量匯兌的資料。在此之前,銀行的業務大概以借貸或找換為主----找換的需求緣於清代(而非明代)雙貨幣的流通 (按:銅錢和白銀)。近日的研究指出,關鍵性的變化在太平軍之後方見端倪。正如黃鑒輝先生所說,1820—1830年,有些在中國各地建立了分號的山西票號就已經替政府匯款。但是,直至太平軍興起後,由於白銀運京的困難,它們才替地方督撫運交稅項。此後,稅收之交運變成山西票號的重要業務。

  太平軍興起後清廷稅收的轉變,實為近代史上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長期以來,南北貿易並不平衡。北方的逆差,有賴南方的稅收來填補。南方的稅收以匯票支付,北京的票號則需要收購白銀兌現匯票。北京收購的白銀大約絕大多數來自於北方。匯票抬高了北京的銀價。京城附近,甚至東北各省多年來積聚的白銀都流向北京。同時,太平軍興起後北京實際稅收的減少,令北方入不敷出。由於銀價兌換銅錢升值,商人寧願把銅錢運到其他有利可圖的地方兌換。這樣,市面流失的金屬貨幣得不到有效補償,商人只好以支票來代替。然而,紙鈔流行更引起金屬貨幣的囤積。當時的艱難處境是:市面流通的是紙幣 ﹔但紙幣沒有法定的規律,流通範圍狹窄。吉林將軍長順在光緒十四年的奏折反映了這種情況帶來的後果。奏折稱:“鄉民駝運糧米入城,非抹兌竟無售處,換回攜帖回鄉,又無用處。”抹兌就是當地商人發行的流通面窄的鈔票。金屬貨幣缺乏,加之紙幣流通不暢導致了市面的蕭條。

  雖然運交稅收是山西票號的重要業務,但在太平天國後的幾十年裡,沿海貿易的迅速復興則為其發展提供了重要契機。中國沿海貿易的興起,與西方一樣,歸功於交通與通訊革命所引發的價格下降。除此之外,十九世紀後半期輪船、鐵路、電報、郵政局的引入還大大縮短了通訊的時間。通訊業的膨脹強勁地沖擊了中國國內的貿易。此時,歷史環境的大變化在小小的尺牘課本上亦見投影:在數量日益增加的尺牘課本中,匯款就是最為普遍的內容。與此同時,甲午戰爭導致的後果之一,是政府匯兌的大量增加。戰爭賠償、興建鐵路、建立新軍都需要大量的官帑,不管是“捐”、“攤派”,還是正規的稅收,大量款項的匯兌給山西票號以發展事業的機會。

  但是,沿海貿易的興起,對山西票號的發展,也有兩個負面影響。其一,山西票號之為山西票號,一則出於它們是山西人經營的票號,另一則是因為山西票號之匯劃制度,以山西省老家的鄉鎮和縣城作為中心。須知,銀行制度最重要的環節,就是銀行與銀行的核算 (按: 匯劃結算)。這種核算,不止書面賬目需要平衡,收支盈餘還要以現銀結算。一直以來,山西票號在全國經營,但是各分號的核算還是在山西平遙、祁縣和太谷。因為有了穩定的核算制度,山西票號可以在南北貿易之間,作為銀行的銀行而運作。當北京是全國白銀的積聚中心時,這個銀行中心建立在近旁的山西省內,有其道理 (按: 為甚麼不設在北京, 而設在山西鄉間? 因為怕官更甚於怕賊.)。然而,當沿海貿易興起時,白銀流向上海,銀行中心也隨之而轉移。從清末開始,上海的錢莊為以上海為據點的貿易提供了匯劃核算。辛亥革命後,當北京調節稅收的作用也被取締後,山西作為銀行中心的作用就隨之下降。這並不意味著經營票號的家庭一定沒落,因為上海的錢莊也有所謂山西幫。此時的改變,只是重心的轉移而已。

  其二,票號的沒落,敗於其與現代化銀行的競爭。票號是家庭式企業,而現代化則是應法律的根據而誕生。兩者間的差別不僅在於管理﹔更在於集資----這才是問題的關鍵所在。不管關係網範圍多廣,家庭式銀行的集資主要還是圍繞親戚朋友而展開。資本的來源依賴個人的信用。而扎根於法律的根據的集資方式,賦予投資者法定的權利,明晰與劃分產權和管理權,使得股東在委任管理人員和分配利潤等方面享有一定的保障。從而,開啟了向素未謀面的陌生人集資的方便之門。這是國家可以給資本市場提供的最起碼的幫助。辛亥革命以後,中國銀行就是按照這樣的方式而建設的,因此在財力上遠遠超過任何山西票號。銀行除了發行股票外,還可以在國債的運作過程中扮演發行鈔票的角色。在這方面,山西票號也沒有競爭的條件。中國銀行還以其資本開發各地的分行,爭奪最後能與其競爭的票號的匯兌業務。由此觀之,山西票號之成敗,實為中國企業早期現代化、國際化進程中的一段插曲。



(加了幾句按語. 文章可能是講座的筆錄也說不定. 最後一句有點可疑. 也可能是我失眠心煩又多疑所致)

苛求

  • 溯洄從之

  • 你們求也求不著, 因為你們_?_求.

    貪求, 妄求, 奢求, 忮求, 強求, 苛求?

    關於私人公眾等的歪理數則


    1. 哲學家在《寫 Blog 隨想》裡說:

    說 Blog不祇是日記,但像日記一樣,閣下貼出來的若不是當時當刻的感受,總有點自欺欺人的感覺.


    那得看寫泊的目的。以敝泊為例,敝泊並不是用來發表的,只是個抽屜,把我已前寫過或者今天想到的東西丟進去,希望不會那麼容易不見了,又容易找出來重看(對於我這些沒系統的人,這個新科技真係好好用嫁)。好比在辦公桌上種些盆栽、擺些相,街坊行過,興之所致大家談兩句,也歡迎。既然

    透過這些部落理論,我們可以更好地理解 Blog現象的生成和幻滅的過程,理解我們和它的關係.


    那大概不必先把某些in practice的落泊理論看成無甚意義。

    2. 言歸正傳, 在小踢《 香港的留言文化?(二)》處留了言. Kli囑咐我 "諗真少少". 咁, 諗真少少, 又真係幾歪理喎.

    等我發下翕風先.

    出去飲茶, 你同人搭枱, 咁, 你話張枱係私人定係公眾丫拿? 如果成張枱你坐晒, 你話張枱又係私人定公眾架? 咁樣問法好似好怪, 有D九唔搭八咁, 係咪? 因為私人和公眾呢兩個字在這樣的問法下, 其實有專門用法, 背後附著一大套理論. 簡單講, (1) 個人VS政府. 就係政府/阿公應唔應該管到. 政府唔應該管個D地方/事情/範疇就叫私人, 政府應該管個D地方就叫公眾. (2) 私有產權. 有人有對佢有產權的就叫私人, 無人可以話自己對佢有產權就叫公眾.

    咁, 想講既係, 私人公眾係D好technical好專門既野, 如果在既唔係講緊個人同政府關係, 又講唔清楚咩叫產權的清況下, 講私人公眾係無咩意思既. (咬文嚼字既野, 留番比D專門的律師做啦). 往往只不過等於話, 呢到D規矩係邊個話事. 而且往往背地裡, 仲要係 暗示邊個 話晒事. “話晒事” 喎, 想唔永無寧日都唔得啦.

    須知道係好多場合下, 私人公眾只是心中那堆規矩的”代名詞”, 根本不是因為所以的關係. 所以實際D, 無謂講仔細斟酌咩野私人公眾勒, 咁, 不如直接把那些規矩一條條拿出來, 大家講下, 係相關的目的之下, 點先至合情合理好過啦.


    好, 諗真少少………………..
    個人唔想政府/阿公管個D野, 就會將佢講成係私人. 想政府管個D就講成係公眾. 倒過來政府唔想理個D就會話佢係私人既. 想理個D就會話係公眾既. 所以, 講公眾的範圍就即係變相講政府的職權範圍, 政府應該/可以插手的範圍. 咁講會唔會清楚D?

    (所以我話私人公眾呢D法律觀念, 不如留番比D律師咬文嚼字勒.)

    其實你係咪想話, 我只講左(1),(2), 重有D更關鍵更核心的用法無講呀? 比如話, 私人網絡, 私人銀行服務等等.

    我好似離晒題添.



    3. 在小踢《耐人尋味》的留言:

    唔使咁寸寸貢既. 有時D野搞到麻鬼煩, 係因為語氣多過內容既. 好聲好氣D會容易聽得入耳D. (我知我知, 你而家想扼死我呢個牆頭草丫麻)

    拿, 我真係覺得 blog-you的兩位搞手, 真係功德無量嫁. 人地出雞仲出埋鼓油. 好比開P, 個場主唔止出個場仲出埋音樂出埋酒水, 出錢出力出時間. 我地坐享其成. 真係應該心存感激.

    代唔代表香港泊友, 呢D野係口碑, 唔係話自己話自己係唔係, 或者認唔既. 咁, 我諗大家都覺得hkbloggers都幾代表香港泊友嫁. 個九百幾人去hkbloggers到掛單 (無論聯唔聯播), 你估講笑呀, 人人多多少少 (其實唔少) 係有D認同感既. 所以呢, 對hkblogger係有D期許, 同埋多多少少將佢看成係呢九百幾人 “組成” 的香港泊友群體文化的表現/象徵. 所以講還講, 君子動口不動手, Admin把尚方寶劍真係要用得好慎重嫁, 幾乎唔到遇上掃場大捣蛋, 一面倒到非出殺手鐧不可都唔用嫁. 因為佢代表無上權力, 一用, 好多本來心照不宣的規矩/默契/期望/幻想/憧景/自由自在感/etc., 都會忽然覺得危危乎, 簡直就好似宣布動員勘亂時期咁, 所有人就有D陰影, 散散地咁嫁勒.


    (係嫁, D留言回貼時改左幾隻字嫁.)

    咁, 我又真係好欣賞兩位Admin的貢獻嫁.

    驪歌

  • 溯洄從之

  • 長亭外 古道邊 芳草碧連天
    晚風拂柳笛聲殘 夕陽山外山
    天之涯 地之角 知交半零落
    一壺濁酒盡餘歡 今宵別夢寒

    韶光逝 留無計 今日卻分袂
    驪歌一曲送別離 相顧卻依依
    聚雖好 別雖悲 世事堪玩味
    來日後會相予期 去去莫遲疑

    ----李叔同《驪歌/送別》


    林海音《城南舊事》裡頭有一幕就唱了這首歌.
    網上世界無分疆界.
    只是以後難聽到他的聲音.
    希望不久他又能回來香港.

    後會有期. 珍重.

    超市不派膠袋怎辦?

  • 溯洄從之

  • 超級市場的大膠袋, 我猜多數家庭也會留下來再用. 無膠袋日, 我這個小男人孤寒鬼只想到, 如果以後惠康百佳不再免費提供大膠袋, 那麼裝垃圾就沒有免費膠袋用, 上班帶飯沒有免費膠袋包飯盒, 去行人沒有免費膠袋包著那樽水.....

    答思存, 兼牢騷簡約的新聞報道

  • 溯洄從之

  • (上次說起九鐵的廣播)

    ......乘客請轉乘其他交通工具.


    思存, 其實我是說那句話太空洞. 聽了也不知下步怎樣做.

    如果火車的廣播加一句 "乘客請 到上水 轉乘其他交通工具.", 聽起來還可以見步行步, 心也定一點, 那就是真細心.

    否則, 就好比你不見了東西, 心中著急發狠四處找, 好像放了這裡, 又好像放了在那裡, 旁邊的人還很好心來提議你, "唔見左野呀? 到到都搵下啦. 到到都搵下就搵到嫁啦. " 一樣.

    走了尾班車已經夠徬徨, 心神不定之際, 記不起怎樣轉乘其他車過境(唉, 上次某人講過又無留心記清楚). 冷不防廣播再來一句如此 "關心", 心中豈不更亂更氣急敗壞?

    有時候對心中著急六神無主的人, 你給他一個不清不楚毫無章法的提議, 往往適得其反, 反而更打亂他的心神.

    我是這麼想.

    意猶未盡, 多牢騷一句. 現在不少電台電視的新聞報道, 對於地名等重要資料簡約得近乎吝逼: 只在起頭一提, 以後整段報道也不再提起. 於是你要是聽到一兩句才留意起那段報道, 你接著的30秒一分鐘就只能聽到一大堆描述和當地記者講講現場情況, 卻始終弄不清在甚麼地方發生了大事情.

    電台電視的時間的確寶貴, 不過也該容得下印度巴黎等一兩個字多說一兩片吧. 也許我是太苛刻了.

    所以有時候聽到前後呼應, 清楚齊全的新聞報道, 倍覺撰寫新聞稿真是一門學問, 十分欣賞.

    最後一班往羅湖過境列車





    最後一班往羅湖過境列車經已開出. 乘客請轉乘其他交通工具.

    ----九鐵告示


    畫蛇添足. 深宵夜半, 說甚麼 "(過境)請轉乘其他交通工具", 擺景嗎? 假細心得太造作了點吧?

    再說說廣播. 往羅湖尾班車開出前後都有廣播. 深宵時份回家, 聽見廣播, 總覺得九鐵很周到, 開出前提醒乘客要從速入閘, 開出後不用入閘. 不過, 有時候設想, 如果自己要趕著坐尾班車過關, 氣沖沖跑到閘前, 聽到 "最後一班往羅湖....", 一定會二話不說衝進閘去, 直奔月台. 原來呢 "......列車經已開出", 氣煞!

    苛求一點, 為了避免以上的誤會, 如果開車前後的廣播略作安排, 改成:
    (一) 最後一班往羅湖過境列車將於五分鐘後開出.
    (二) 經已開出最後一班往羅湖過境列車.
    那就更周到了.

    句二那樣的中文自然很不合規格, 不過以廣府話論, 這樣的倒裝說法也不算太離譜吧.

    另, 或者羅湖過境列車, 或者往羅湖列車. 往羅湖過境列車是甚麼意思? 難道過境並非指越過邊境? 還是指旅客過境要坐的往羅湖列車----廣播刻意強調過境二字, 以免旅客忽略?

    ok啦


    zz, 飲飲食食穿穿戴戴聽聽看看一網打盡:

    散場時,我問同行的友好看嗎?他唯諾一番,吐了句ok啦。嗯,ok的定義,在我們族群裡,是很一般了。唉,真的難服侍呀。


    ok啦意味一般, 恐怕今天已是全香港的習慣了. 程度之分, 除了聽語氣, 看表情外, 就得看那個助語詞.

    ok啦意味一般, 再往上(褒)有OK喎, OK嫁, OK呀, OK丫. 往下(貶)有OK o既(要扭音), OK囉. 當然還可以配上程度副詞, 算OK, 幾OK, 好OK, 勁OK. (論褒貶配搭, 千變萬化, 還得高人指點才是.)

    可是我聽到人家說OK啦之類的東西, 總有點不自在. 一來這類萬靈藥,百搭詞用得太濫, 會使人失去遣詞用語的能力, 慢慢地水土流失, 變成語言貧瘠. 二來曖昧太甚, 言不由中, 跡近取巧, 幾同虛偽----雖然含糊其詞或巧言佞色, 是自我保護的良法.

    人在江湖, 有時也身不由已, 或者撒賴說......近墨者黑.

    OK啦.

    廣東宗族發展大事年表


    廣東宗族發展大事年表:

    元 淳祐4(1244) 廣州行鄉飲禮.
    元 大德8(1304) 廣州儒士合祭崔與之.
    明 洪武1(1368) 何真投降, 里甲制開始但不普及.
    明 洪武26(1398) 何氏抄家.
    明 正統14(1419) 黃蕭養之亂, 里甲普及.
    明 嘉靖 (1522-1565) 禮儀改革, 禁淫祠, 地方政府改革編制, 家廟開始普遍.
    明 萬曆 (1573-1619) 佛寺復興. 萬曆23(1595)憨山德清被貶至廣東. 一條鞭法, 田土再登記.
    明末清初 (1644-1671) 動亂, 海禁, 明清宗族交替.
    清 嘉慶14(1809) 海盜張保以火炮攻掠村落, 火炮再被起用. 地方大族極富. (龍廷槐《守沙議》)
    清 道光20 (1840) 鴉片戰爭.
    清 咸豐4 (1854) 太平軍時期地方動亂.
    民初 (1911-20) 辛亥革命. 新文化運動. 地方政府收編鄉村勢力.
    共 (1949-76) 土改. 人民公社. 文化大革命.


    國家與民間社會的筆記. 把整套故事說一遍, 是個考驗.

    未收水的肚臍


    這是我的外甥. 剛出世. 我最感興趣的是, 原來肚臍未收水前是這樣子的呀! 凸出來一團的, 好有趣呀!

    Matthew, birthday 7 april 2006.

    PS: 我連外甥和侄兒也弄錯, 該煨囉!

    Google 2


    滙天下信息, 予天下人.

    ----Google谷歌宣傳動畫


    google 這句話, 多有氣勢.

    (原本只想記下這句話, 誰料卻寫了一大堆不相干的話)

    Google 1

  • 溯洄從之

  • 據說台灣人俗稱google做古狗. 古狗 對 雅虎 (還有搜狐), 又幾襯喎. yahoo, "也好".

    google, 我本來猜它變自 goggle :
    goggle /l; NAmE l/ verb [v] ~ (at sb/sth) (old-fashioned, informal) to look at sb/sth with your eyes wide open, especially because you are surprised or shocked (OALD)


    華利指正, 才知道原來實情是這樣, 特此鳴謝:
    "Googol" is the mathematical term for a 1 followed by 100 zeros. ... Google's play on the term reflects the company's mission to organize the immense amount of information available on the web.(Google fact sheet)


    看了小奧的Google谷歌宣傳動畫, 知道google取名 "谷歌". 忽發奇想: 把 Google 譯做 "枯槁". 論讀音(孤稿)[PS:枯讀夫不是姑, 一直弄錯,噢!], 天依無縫吧! 不過肯定google不會用.
    枯槁形容憔悴。戰國策˙秦策一:形容枯槁,面目犁黑,狀有歸色。(民國教育部辭典)


    取名谷歌, 雅是雅, 然而用做動詞, "等我谷歌下呢個字先", 老是怪怪的. (總不及 "等我google下呢個字先" 順耳. )

    譯名一事, 按圖索驥, 照本宣科, 固難服眾, 即使別出心裁, 匠心獨運, 仍是眾口囁囁, 永無寧日. 除非福至心靈, 眼前一亮, 如見西施捧心, 驚為天人, 方能息議. 然而鳳毛鱗角, 萬中無一. (廢話一番, 只因技癢---順口雌黃. :P)

    壯氣後生仔


    阿麻(祖母)是廣東番禺人, 家住廣州北郊三元里附近. 我自少留意她的說話方式, 去把味地道廣府話的味道.

    嘩, 壯氣後生仔, 心口有毛呀?


    今天家慈提起, 阿麻在生的時候, 見人家天氣冷還穿得衣衫單薄, 就會說人家壯氣後生仔.

    記下來, 以作紀念.

    「向錢看」 (存錄)


    from 飲者, 發現了自我,失去了天鵝 的留言.

    「現代中國人看一切生物均屬器物, 唔會看重佢地的價值」--- 恕難認同。這是非常西方基督教帝國主義的觀點,其實是個文化歧視的角度。漢文化一直是非常重視人與眾生的關係,人在大自然整體裡的位置;直到廿世紀被西方文化全面侵略之後才改變,變得instrumental。把一切生物看成器物,反而是工業革命以來在西方(歐洲)冒起的,再用一種對聖經創世紀扭曲了的解讀,給這觀點賦予神聖/合理地位。

    ......

    我所強調的正是,所謂「現代」中國人的「向錢看」價值觀,並非中國/華人/漢文化本身孕育出來的,而是外來的,是廿世紀後期西方末期資本主義(late capitalism)那種以「全球經濟一體化」為名的「市場原教旨主義」(market fundamentalism)入侵的後果。
    而這套西方主導的market fundamentalism / late capitalism,則是古典資本主義的後裔,資本主義本身又跟歐洲工業革命和帝國主義是不可分的連體三胞胎。

    然後嘛,要讓那個三胞胎長大成人,得到人和神的喜悅,必須要一套嚴謹而具有神聖地位的世界觀來承托。於是,對聖經創世紀的扭曲解釋,整理出「讓人主宰世界」(萬物之靈)的創造論,便來得正好了。


    論得很精采呢! 精采在並不在向錢看三個字上做文章, 而能站高些去看其來龍去脈. 為甚麼是文化歧視的角度? 先教壞你, 然後話你. 為甚麼你該受人話? 因為你不是自己人. 最妙的是,"必須一套嚴謹而具有神聖地位的世界觀來承托".

    不過, 中國更可能從明中葉開始, 已開始參加「全球經濟一體化」的體系.

    猶大福音


    猶大福音是重要, 但並不驚奇.

    重要, 是因為諾斯底主義(Gnosticism)的作品, 流傳下來的沒有多少. 我們對它的認識, 許多不過是駁斥他們的書的轉述或引文推敲出來. 猶大福音重整出來, 只少我們可以多有一部原本的作品可讀, 不用單靠二三手資料推敲, 也許能讓我們對諾斯底主義有新的了解.

    但猶大福音的內容其實並不令人驚奇:

    第一, 書中的內容其實聖依勒內(愛任紐)在公元180年左右駁異端書中已經提到. (Against Heresies I.31.1) 而駁異端書一直流傳下來.

    第二, 猶大福音說, 耶穌要藉死亡從肉體中解脫出來. 這一點並不太奇怪. 人人都知道諾斯底主義基本上主張物質世界是邪惡的, 因此所謂拯救, 正是要把人的神識從邪惡的肉體中解救出來.

    第三, 勉強可說有點出奇的, 就是猶大出賣耶穌原來是耶穌吩囑的. 其實這也不是太出奇. 既然諾斯底主義主張耶穌的死要從肉體的拘禁中解脫出來. 諾斯底主義的書把耶穌的死, 講成是耶穌跟猶大兩人在打龍通的計劃, 就很合情理. 要是沒有任何一部諾斯底主義的作品那樣講, 那才出奇. 不過剛巧整理出來的就是這樣說的一部而已.

    其實猶大福音這部書並不神秘. 英譯本pdf不過七頁紙, 有興趣者可以一讀.

    延伸:
    * BBC報道
    * National Geographic, The Lost Gospel
    * THE GNOSIS ARCHIVE
    * little ho, 猶大福音的真相
    * 3 Minutes Blog: 福音與小說 (這帖說得有趣. 約伯記中上主的話: "你們對我的講論,不如我僕約伯講的好。" (伯42:8), 大體而言, 所謂正典旁經, 誰能說不是上主與約伯及其友人那麼一回事: endorsement. (雖然我並不認為猶太,多馬福音可以入經之列))
    * 另一諾斯底書籍: 多瑪斯福音中譯本


    自勉之語:
    趁機反省/借題發揮不妨, 只是犯不著杯弓蛇影/東窗事發似的----貽笑大方.


    有人說他不喜歡聽巴赫的音樂, 因為聽得人滿心是罪咎感.

    桐生《穹蒼下》寫的是GIOTTO的《Life of Christ: 20. Lamentation》. 那幅畫, 一定要看放大圖. 天使的表情是痛, 人物的表情是苦. 畫中每個人臉上, 你都看到苦. 苦不堪言的苦, 苦到出汁的苦. 我甚至不能注視他們的眼睛去默觀去感受那種苦. 那種苦, 太難耐了.

    功成十字血滿溪, 百丈恩流分自西. 身牽四衙半夜路, 徒方三背兩番雞. 五千鞭撻寸膚裂, 六尺懸垂二盜齊. 慘慟九流驚八垓, 七言一畢萬靈啼. (康熙十字歌)


    基督受難日----就連康熙這首詩也算太多言. 予欲無言, 只有沉默靜觀GIOTTO這幅畫.

    想唔認係Methodist都唔得

  • 溯洄從之

  • ham choi玩了這個faith test. 也跟著玩玩.

    結果: 非常之Methodist, 同時又係非常之Catholic. 兩次牛津的宗教運動(Methodism + Oxford Movement)影響下的產物?(攀龍附鳳地說)

    懷念沈宣仁先生. 不過上過他兩門課, 沒有從他處學到多少學問. 可是他對我的宗教影響卻很大.

    What's your theological worldview?

    You scored as Evangelical Holiness/Wesleyan. You are an evangelical in the Wesleyan tradition. You believe that God's grace enables you to choose to believe in him, even though you yourself are totally depraved. The gift of the Holy Spirit gives you assurance of your salvation, and he also enables you to live the life of obedience to which God has called us. You are influenced heavly by John Wesley and the Methodists.

    Evangelical Holiness/Wesleyan

    86%

    Roman Catholic

    75%

    Neo orthodox

    57%

    Modern Liberal

    57%

    Emergent/Postmodern

    50%

    Classical Liberal

    46%

    Charismatic/Pentecostal

    46%

    Reformed Evangelical

    43%

    Fundamentalist

    14%

    What's your theological worldview?
    created with QuizFarm.com



    -----------------------------
    順便還做了幾個其他的test. 結果附錄於後. 日後回看可能很有趣.


    Are you a heretic?

    You scored as Chalcedon compliant. You are Chalcedon compliant. Congratulations, you're not a heretic. You believe that Jesus is truly God and truly man and like us in every respect, apart from sin. Officially approved in 451.

    Chalcedon compliant 100%
    Pelagianism 67%
    Nestorianism 42%
    Apollanarian 33%
    Monophysitism 33%
    Socinianism 33%
    Adoptionist 25%
    Donatism 17%
    Monarchianism 8%
    Albigensianism 0%
    Arianism 0%
    Docetism 0%
    Modalism 0%
    Gnosticism 0%

    Are you a heretic?
    created with QuizFarm.com



    Which theologian are you?

    You scored as Anselm. Anselm is the outstanding theologian of the medieval period.He sees man's primary problem as having failed to render unto God what we owe him, so God becomes man in Christ and gives God what he is due. You should read 'Cur Deus Homo?'

    Anselm 100%
    Juergen Moltmann 80%
    Friedrich Schleiermacher 73%
    Jonathan Edwards 60%
    Paul Tillich 53%
    Augustine 53%
    Charles Finney 53%
    John Calvin 47%
    Martin Luther 40%
    Karl Barth 33%

    Which theologian are you?
    created with QuizFarm.com


    What's your eschatology?

    You scored as Moltmannian Eschatology. Jurgen Moltmann is one of the key eschatological thinkers of the 20th Century. Eschatology is not only about heaven and hell, but God's plan to make all things new. This should spur us on to political and social action in the present.

    Moltmannian Eschatology 100%
    Amillenialist 100%
    Premillenialist 55%
    Dispensationalist 40%
    Preterist 20%
    Postmillenialist 0%
    Left Behind 0%

    What's your eschatology?
    created with QuizFarm.com

    讀missy《 一天.晚上》


    missy 講起日之丸. 不幸我錯過了. 家中有一套VCD, 拍的也是裕仁宣佈投降前一天的故事. 故事說日本投降前曾發生兵變. 主戰派反對投降, 意圖阻止天皇下詔.


    大戰末日 (Nihon no ichiban nagai hi). 1967年. 導演岡本喜八, 三船敏郎, 志村喬等主演.


    跟missy所描述的日之丸不同, 在大戰末日裡, 天皇一角幾乎從不露面, 最多只能看到他模糊的身影. 這樣的處理似乎營造了天皇崇高而神秘的地位. 這當然無礙 "招來為日皇洗脫二戰責任之責", 比方可以說, 天皇雖然已在御前會議下了投降的決定, 但日本少壯派軍人還是不服氣, 要實行兵諫, 希望天皇收回成命. "由此可見", 電影意圖令人覺得天皇其實無力主宰日軍的行動, 藉此洗脫其二戰責任. 諸如此類.

    不過事實未必並非如此, 世事不一定總在, 甚至往往不在, 某某人的計劃或掌握之中, 如果不計馬後炮的話.

    回鍋


    謝謝陪我試mysinablog的朋友.

    回來了. blogspot並不穩定. 但它有一個好處mysinablog學不到的. 那就是輸入文章的方法. 很就手. 自動加入<br>, 只少不用每段打<p>, 那倒是蠻方便的事.

    當然那更可能是用慣了的原故.

    有種喊完狼來了的感覺. 陪我試mysinablog的朋友. 麻煩了你們, 真是抱歉不已. 再說聲謝謝.

    (PS:在mysinablog的貼文與留言已移回此處)

    靚太作死


    今天看了胡塗戲班的靚太作死. 我懷疑這個演出原來叫喊生喊死, 後來才改為靚太作死. 魏綺珊故然有號召力----新聞報導員, 業餘話劇演員, 還懂撰寫改編翻譯劇本----然而諾貝爾文學獎得主Dario Fo的作品才是真正吸引我想去一看的原因. 讀過那個介紹網站裡的靚太手記, 更令我馬上要買票, 要看看這齣戲到底是甚麼回事, 好像很好玩似的.

    演出分上下兩場. 兩齣鬧劇: An Ordinary Day 擇日不如撞日, 和 Open Couple 你滾紅我滾綠. 兩齣戲的主題相當簡明: 現代妻子不是依附男人的存在.

    擇日不如撞日, 寫的是一個分居近一年的女人, 打算自殺, 正預備拍下遺言. 卻給無數不促電話打斷. 漸漸醒覺自己不是依附男人的存在. 近乎神經的獨白, 全劇幾乎是獨腳戲. 完全考驗演員的功力. 回頭想想, 還欠了點甚麼呢? 我想是苦澀還不夠到肉. 苦澀不足, 那股解脫就顯不出來.

    你滾紅我滾綠----喜歡這個譯名. 戲所用到的種種陌生化的技巧, 不僅是提醒觀眾你在看戲, 更表現了夫妻兩個人被綑在應該很親密的關係中那種又愛又恨的張力. 鋤大D那一場更是神來之筆, 妻子摸到了男人口不對心所謂逢場作戲的虛偽, 於是在主動權的角力之中兩者的位置一下子逆轉. 想像一下, 劇本原來只是一大埋斷斷續續, 神神化化的瘋言瘋語. 你會更驚歎導演把文本化成戲的功力. 男主角陳文剛的演出令人眼前一亮. 如果要對劇本的改編來一點批評的話, 我會說關於政治見解的那番話如果能化成文化見解, 那就更地道一點.

    草草記下一些思絮. 很喜歡那個介紹網站裡的文章, 特別是那九段靚太手記, 希望不會在演出後刪掉.





    糊塗戲班《靚太作死》
    地點:香港文化中心劇場
    日期:2006年4月7-9日及12-16日

    上半場:擇日不如撞日
    導演:歐思朗
    主演: 某太--馮曉達

    下半場:你滾紅我滾綠
    導演: 王子
    主演: 老公--陳文剛 
        老婆--魏綺珊



    延伸:
    * 楊秉基: 作死的我看了靚太

    我相信兩性問題只是第一層意義;當我們想深一層的話,其實兩位作者把全球化的政治局面寫得很淋離盡至。

    男人就像是我們的第一世界,永遠走在前面,為了讓自己得到更多利益,不斷主張開放;目標其實也只是為了在全球開放之下,成為更大的得益者;第一世界不會照顧及理會第三世界的真正死活,出手幫助仍只是為了自己的利益。第三世界與女人為了生存下去,只好就範,在迫於無奈的情況之下,接受開放政策。可惜,第一世界其實只是藏頭露尾;當第三世界有朝一日比第一世界開放得更好,開放得更前進的話,第一世界變會想盡方法來強暴第三世界。當第三世界能夠堅定自身立場,第一世界活像是一條可憐蟲。




    * 我愛劇場‧劇場愛我: 靚太作死
    (An Ordinary Day)唔,只想說,若我來處理這個製作,會以更誇張或卡通化的手法來配合整個故事誇大諷刺的台詞和情節,節奏會是更快。現時整個製作是拖沓和太寫實了點。

    * Kwan Kwan: 靚太作死
    看起來很內行.

    (The Open Couple)妻子對丈夫open的忍耐 Vs 丈夫open的「爛滾」,作為女性的我,簡直是百般滋味:愛、同情、氣憤、心軟、可笑、可憐……

    見著結尾時丈夫的醋意大發、「要生要死」,雖然都覺得有點心涼,但心軟的總是不忍心。重覆的對白「我唔想你見到佢」,而不是「我唔想佢見到你」是明顯不過,顯示對丈夫的在乎


    * 李展: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靚太作死
    deal wittily with the fate of women in a society in which both the social system in which they live and its dominant ideology are shaped by men


    * 劇場休憩間: 娜拉殺人了!───現代版《玩偶之家》的唯一出路?(1-4)


    PS:
    lamlam處的留言:
    下半場, 扮阿仔打機一幕的確令人記憶猶新. 記得我看的那一場, 門口還有人送來賀魏綺珊演出成功的大花籃呢.

    你說上半場有點悶, 唔, 這個戲的獨白份量極重, 難度很高. 只好說有點考起了馮曉達. 老實說, 下半場魏綺珊幸好有陳文剛高水準搭擋, 一唱一和, 有些功力不足的地方, 也就不太顯眼.

    胡塗這次真是很落力. 你看他們的宣傳呀購票方法呀等等, 以小劇團來說可謂出盡法寶. 把所有朋友也拉來幫忙.

    蔡瀾談日本電影(存錄)


    from Enjoy the Movies 愛電影, 蔡瀾談日本電影.



    山中貞雄的<百萬兩之壺>、<人情紙風船>
    小津安二郎的<晚春>、<生出來了,但是....>、<無法松的一生>、<東京物語>
    石[土反]洋次的<青之山脈>
    成瀨巳喜郎的<稻妻>
    <君之名>(無講誰拍的)
    <哥斯拉>
    織田作之助、本田四郎的<夫妻嫸哉>
    <浮雲>
    端川康成的<雪國>
    市川崑的<緬甸樹琴>、<東京奧林匹克>
    中平康的<狂之果實>
    <宮本武藏>
    中川信夫的<東海道之四谷怪談>
    勝新太郎做的黑白片<座頭市物語>
    山本薩夫的<忍者>
    今村昌平的<日本昆虫記>
    敕使河源宏的<砂之女>
    <砂之器>
    熊井啟的<山打根八番娼館.望鄉>
    <緋牡丹博徒>
    小林正樹的<怪談>
    伊丹十三的<葬禮>、<蒲公英>
    山田洋次<幸福黃手絹>、<男人之苦>系列、<黃昏清兵衛>、<隱劍鬼爪>

    傲慢與偏見


    看了Joe Wright導演的傲慢與偏見. 第一感覺是裡面的角色從貴族到平民都是粗手粗腳, 毫無規矩. 很..."美國人". 感情的表達也沒有了小說原來那種含蓄. 很..."美國人". 片中對伊利沙伯的心理做了很大幅的描寫, 把她的十五十六患得患失放大到觀眾面前. 對Mr Collins似乎比較同情, 表現了那種小人物所遭遇的失魂落魄. 沒有一面倒地拿他做笑柄. 女主角, 咀招招寸寸貢. 多於智慧. 男主角Mr Darcy像個傻佬. 特別是那一場雨中表白. 簡直是個傻佬.

    如果BBC拍的英國式的jane austin. 這套是美國式的jane austin.

    高州鍾同濟(斷句練習)


    from RM501

    「高州鍾同濟,鋪在粵東省城 城隍廟左便 舊倉巷,開張自造家用皮箱、衣包、帽盒發客。貴客光顧,請認招牌為記,主固(顧?)不誤。光緒十五年」

    香港電影金像獎


    看畢無線播的香港電影金像獎回顧. 那麼多人在台上說了那麼多句話, 最得體, 最嶲永的就只有喬宏得最佳男主角獎時的那句話:

    這個獎, 不是標榜我過去的成就, 而是代表對我未來的要求.

    粗體用法


    收到一封信, 裡面有一句話加了粗體以作強調:

    Dear M.A. students who have take HISXXXX,

    Please be reminded that the lecture on 13 April will not be cancelled, though the Easter holiday begins on 14 April.



    傳統的做法是:


    Dear M.A. students who have take HISXXXX,

    Please be reminded that the lecture on 13 April will NOT be cancelled, though the Easter holiday begins on 14 April.



    哪一個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