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 comments | archives | links | create | song
(reminder: all quotes here are fiddled, probably.)

透明度, 風險, etc.


g, 雷曼.社會風險.黃子華定理:

偉大既giddens講過,現代社會最大既問題係風險增加.

giddens講既風險,其實同上面提到好多商業合約有關。

好簡單講,隨住社會分工多元化、生活越黎越複雜,我地既「需要」以至要面對既選擇越黎越多。無論係樓宇按揭、租樓、升學、保險、投資、甚至婚姻,好多人都會簽好多合約。簽合約原意係要「保障/介定權利」,減輕不確定性。不過,正正因為社會及隨之以來既合約越黎越複雜,合約既「原先保障」功能就開始減少。

如果我地仍然好簡單講「簽約時就要小心睇清合約條文,有咩就要自己負責」,咁係米將世界簡單化,或對個人能力既信心太強﹖唔知i-bank死曬之後,「金融創新」仲會唔會繼續出現。不過,除左好風涼咁講「d友唔睇合約就抵死」之外,我地都應該諗下,係其他制度上係米都應該創新﹖當「信賴」開始消失時,我地係米要考慮新既制度代替信賴﹖


(留言) 我講明要尊重合約。不過,係米尊守個合約框架時,都應該要改善相關機制為合約提供某種規範 (WELL,又講明﹕要規範既唔係合約內容本身,而係合約既「透明度」)。



1/
如果我係右派, 我可唔可以話, 政府其實不需用加以干涉去保障合約「對普通人」的透明度, 這不是政府的責任, 它要做的是保障那個信用制度, 即是保證合約得到確切履行, 特別是防止強勢的一方彈弓手. 至於上面講到的「透明度」, 不是不給你看, 而是你唔識睇 (即係你唔識去睇D細字, 睇左你都睇唔明), 換言之這裡涉及某種知識. 這種知識值錢, 自然就會產生把持這種知識一行專業 (我知呢句好茅). 這種專業買賣有關的知識,「不透明」的問題可以透過市場得到解決.

這也就是管理人/代理人出現的原因?

講明, 我唔識社會學, 又唔識經濟學, 所以上面的想法係好粗淺.

(嗯, 諗諗下, 上面好似係度講緊, 政府應該協助這行專業確立其專業性. 專業是種專利或壟斷喎, 咁即係話政府應該幫手建立某種壟斷, 咦, 但係我一開始唔係話, 我係企係右派的角度來講, 相信自由市場的嗎? =_=b )



2/
風險增加, 於是對風險的知識的掌握就更值錢. 所謂掌握風險知識, 最重要就係掌握相關的probability distribution., 這種知識值錢, 自然就出現一種掌握這種知識的專業 (再次勁茅). 不過, 有時我會想, 這些專業, 真係掌握這些不確定事情的機率分布, 還是只是把講法講得更formalized.



以上純屬自曝其短, 在獻醜. 別笑. 咁不恥下問嘛, 都抵.

6 Comments:

:: Anonymous Anonym (26.09.08, 02:12   ) sagt...

喂,睇你幾右架咋喎。

最右既會同你講,政府唔應該做任何可能干預市場既野;政府亦唔應該干預私人訂立既合約。

再極端既例子係,想當年,政府提出 銀行存款保障制度,唔記得一仔楊懷康定邊個都鬧政府多餘。佢地既邏輯係,你有錢存款,唔放心既話可以分開存款於唔同銀行,或自己去買保險保障你既存款。

即係,佢地認為,所有人都要對自己既行為負責,其他人包括政府冇責任幫你。

(講起楊懷康,佢多年黎都堅持 消委會係多餘。不過,如果由「增加市場資訊以提升效率」既角度黎睇,消委會 可能有需要存在。當然,所謂既有需要,係要睇成本效應。不過,「訊息」值幾錢,點計效益﹖)

不過,其實我篇文就係質疑衣樣邏輯。同時,我更加大想頭,想將 唔同「風險」做成既損失作類比/討論,再講講好多人係今次既反映,其實係植根於 犬儒、「黃子華定理」、「市場大曬」或類似既意識形態。

又不過,好明顯,正如我所講,投資失利 同 比人炒左要扲綜援係兩回事。所以,我未諗到或認真諗到任何野,所以亦冇詳細寫出黎。

又不過,我會講既係,好多時政府或社會幫助某些人,係出於「同理心」或「雪義」原因。例如,政府有個叫做「交通意外傷亡援助計劃」http://www.swd.gov.hk/tc/index/site_pubsvc/page_socsecu/sub_trafficacc/。如果要去到極端打橫黎,我都唔認為政府衣個計劃係「合理」。

(如果你接受衣個邏輯的話,同樣道理,「旅遊業賠償基金」都係政府干預市場,唔應該存在。)

又,我講既改善制度,其實就係要政府提出框架,加強訊息披露,減少social cost、其他成本或市場風險。增加市場效率,絕對係監管機構或政府既責任。

如果政府咩都唔需要做,咁港交所就唔應該要求上市公司「披露股價敏感資料」,而應該只係鼓勵中介機構提供投資資訊服務喇。

(well,其實呢,我先係右派﹗)

~goethe



:: Blogger Carole (26.09.08, 02:19   ) sagt...

講自己野

合約喎
有時邊個有錢
邊個惡
美國佬想加價
即反口話旧約作廢
迫你簽新約
你唔簽
d貨唔跟新約比錢
佢又話要告你



:: Anonymous Anonym (26.09.08, 02:25   ) sagt...

至於「風險」同「專家」既問題,giddens其中一樣好精彩既係,當社會新制度不停湧現,知識已經變得不確定。

例如,擒日有人同你講 飲紅酒會做成血管硬化所以對身體有害,聽日就可能有人同你講 飲紅酒有機會令你變到好似本人咁靚仔﹗

當社會制度不停改變,新問題、新科學、新發現不停出現,而傳統又唔再可能解釋新問題時,咁我地應該點相信專家﹖

今次 次按問題,你會見到有人好耐之前已經睇到個問題,不過冇人估到個影響會咁勁。而係會計制度同金融制度不停創新之後,連專家都估計唔到次按既影響。

最簡單+用我有限既金融/財經知識講,係新會計準則下,而家大部份 資產包括債券股票所有cds等金融產品既「價格」都要mark to market,即係要以市價計算。不過,好多產品個market已經死左,或同你對賭既公司就黎執粒未必可以履行合約。咁,仲點可以計算有關資產既價格(價格包括違約風險)﹖

衣d係專家都做唔到囉。

(講開又講,真係介紹你睇「血戰華爾街」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100454 我07年頭睇衣本書,當時仲未有人講次按講cdo。不過,衣本書就有講到個批i-bank係90年代開始點玩衣d野,點樣攪空殼公司將d垃圾債券變做aaa級債券再賣比有錢佬同其他基金。本書,真係好好睇,又易明,好值得睇呢)

~goethe



:: Anonymous Anonym (26.09.08, 02:28   ) sagt...

頂,第一個post打到一舊舊之餘仲打錯好多字。咁,唔駛理我。

~goethe



:: Anonymous Anonym (30.09.08, 12:07   ) sagt...

報紙第一篇類似既文章。

不過,我比較關心我講既「保險機制」--保險機制本身點樣令到系統風險增加 (類似paradox of institution,正式個名唔記得)。

**********

時事評論P14 信報財經新聞 陳智傑2008-09-30 新思維網絡

危機社會下的施政報告

  曾蔭權政府下周將發表施政報告,亦標誌新一屆立法會正式運作。不過,這個施政年度的「腳頭」卻晦氣十足:毒奶粉事件驟然降臨,愈演愈烈;華爾街的金融海嘯拔地而起,迷債苦主驚覺自己所買的金融產品「忽然中毒」,畢生積蓄頃刻變得風高浪急,惘然求助、呼喊……。

  誠然內地食物安全問題和美國金融危機不是新鮮議題,但值得警醒之處,在於上述危機已開始普及個人化:由香港境外的新聞,演化為香港民眾的切膚之痛;由特定群眾的問題演化為日常生活之事(由經常購買大陸罐頭的人、喜歡北上飲飲食食的港人、專業投資者、大戶、職業「散戶」等的事,變為一眾孩童及家長、平時習慣飲奶、喜愛吃雪糕冰棒的人、追求保本的銀行存戶,以至買了保單的人士的憂慮);由較離身的感覺變為親身感到的不安(由覺得大陸官員操守有問題、美國華爾街亂七八糟等,到如今耳聞眼見擠提、退保單潮;又或擔心自己的子女是否需要檢驗腎石、什麼品牌的奶粉信得過等)。

  民眾的不安感覺,除了因感到國內及國際危機突然「埋身」外,還有忿忿不平的疑問:我的兒子╱女兒現況堪憂,我做錯什麼?有誰家的孩子不喝奶?我只求保本,「成副身家」買穩健的債券,無非為收些利息追趕通脹,為何現在弄得「晚節不保」?為何美國公司破產,要我「副身家」來賠本?


這麼遠的事那麼近的痛

  當然,從商業世界的行規、官僚程序的理性及中環價值的世界觀,上述疑問大抵都是「意外」、「不幸事件」或「風險責任」。不過,對只求安居樂業的香港民眾來說,目睹與自己同居一地的市民,甚至是本身所認識的人,突然要為在遠在大陸河北省石家莊市一所奶品公司、太平洋彼岸美國紐約的金融機構的所作所為承擔惡果,那種大惑不解的無奈、以至苦主們那「死不瞑目」的憤慨,決非高官、商界精英及專家們幾句、「政府已密切留意」、「市民無需恐慌」、「香港金融體系健全」、「投資者要注意風險」所能平伏。

  香港民間生活現在所浮現的困惑,與德國學者貝克(Ulrich, Beck)所提出的「危機社會」(Risikogesellschaft)概念,有異曲同工之處。

  一九八六年,前蘇聯的切爾諾貝爾核電廠發生爆炸,洩漏輻射,影響巨大,當時的西德以至整個西歐也緊張起來:核污染會否蔓延到來?正由蘇聯飄過來的雨雲會否把核輻射帶到我們的土地?西歐社會因而感到焦慮、無奈:為何蘇共的紕漏所造成的惡果要我們來承受?事件觸發學界深刻反思,亦萌生了「危機社會」的概念:在高度現代的社會裏,回饋(feedback)實在無分國界—一地所發生的「因」,其「果」或會開遍各地,每一個人都難於幸免,亦在個人層面上須承擔若干風險。「危機」的意思,在於社會風險往往「制度地個人化」:在極端複雜、分工細緻的現代社會,個人無法不依靠一眾專家、制度來管理風險,所以當風險出現時 (風險準會是或然率,在現實社會幾近不可能杜絕風險),人人都難以逃避。不過,對風險的管理卻不是一般民眾所能掌握的事,不然的話,我們就不需要專家了,這就是現代社會讓人感到不安的由來。


安全感漸弱民望漸低迷

  大陸食品安全檢測制度未能成功控制風險,其「果」波及香港以至世界各地;美國金融專家及巨擘管理風險失效,延禍全球。大家所飲所食的製成品,生產過程中需要依靠多少不同類型的專家把關?選購原材料、品質控制、是否符合人體食用、運輸過程有沒有受污染等,你能完全明白專家們的操作嗎?大家手上的金融產品、保單或專業服務,相信大都涉及風險管理,但任閣下本領再高,你有信心自己能獨力掌握產品或服務背後的複雜知識系統嗎?

  即使不明白,大家也得信——相信專家、相信制度,因為社會沒有他們則運作不了,我們也難有文明生活。故當有聲音質疑個別銀行是否可靠、市民因「小道消息」(儘管是子烏虛有)而擠提、取消保單、大眾對金融產品的監控制度開始起疑心,為政者以至輿論實不應掉以輕心:這些都是有人開始對社會專家制度的安全感減弱、用錢來投票的表現;因孩子飲了毒奶,於電台「峰煙」節目上隔電話,幾乎在官員前哭出來的媽媽,也許是對食品檢測制度最有力的控訴。在這狀況下,政府民望想有起色都幾難。

  我不知道特首在撰寫施政報告時聽了什麼意見,但希望他及政府要明白,管治威信其實是民心最後的防線:要靠一眾顯赫財金高官三令五申地保證(加上有商界人士大力襄助)才能穩住一所本地華資銀行的擠提潮,並不是值得沾沾自喜的事,且迷債風波以至外圍市況仍充滿變數,是否「過骨」只怕言之尚早。

  下周的施政報告,是政府重振民眾對金融及食品監控制度的信心、有力地回應民情暗湧的機會;不然的話,這份施政報告將是一眾摩拳擦掌、準備爭取表現的立法會議員的上佳獵物。

新力量網絡研究員

***
goethe



:: Blogger seikomatic (06.10.08, 19:04   ) sagt...

究竟系咪有真正既 Random?

有既所謂風險就無限,無既管理因果系咪直接過風險?



coComment


:: Kommentar veröffentlichen
 (留言請留名, 謝!)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