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 comments | archives | links | create | song
(reminder: all quotes here are fiddled, probably.)

死佬日記


歐錦棠獨腳戲《死佬日記
2008.01.29 藝術中心壽臣劇院
春天. 陳鈞潤翻譯, 李慧心導演.
百老滙劇caveman(?)改編---原作不詳, 場刊並無交代.


今晚同女友去左ART CENTER睇 死佬日記, 都唔錯, 幾好笑. 起初如果唔係女友想睇都唔會入場, 因為一見到春天製作呢, 就打個折扣, 事關佢地的戲唔係咁合口味. 不過睇完又幾好笑, 兩性關係個D, 觀點於我就無咩新野, 女人收集男人打獵, 女人合作男人講數. 就係睇下佢點演繹, 都好好笑喎, 好諷刺下. 好多女觀眾笑到大拍手掌, 有D位呢 我前面個幾個 女人仔 直情手舞足蹈. 當棟篤笑睇的話, 觀察深刻過林海峰, 節奏的掌握就當然唔夠黃子華來----黃子華佢首屈一指, 又有深度唔係隨手搵D人來挖苦.

最正的係, 個劇編得幾有心思. 用原始人的洞穴世界來做比喻切入, 現代/原始/男/女四角交錯來對比文化差異, 幾得.

陳鈞潤翻譯自是老手. 不過都有少少幾個位有D翻譯痕跡好隔, 再本地化埋佢仲好.

做到二月一日, 想笑下可以去睇.

延伸:
* 查, 麻甩佬的心事:《死佬日記》

Improper Return of Library Materials


0. 風林火山

啫呢我覺得怒火眼睛好邪, 眩得我疑心生暗鬼對號入座, 老是覺得有幾句錐(/joey1/)的是我.

1. 脆弱

某圖書館為了方便用者, 設立了閉館後還書收集箱, 可是reserve book例外. 原因? 嗯, 大概由於書一旦歸到 reserve list 就會變得脆弱, 不能承受放到bookdrop的震盪.

Library materials should be properly returned to the Library. Improper return may damage or cause the loss of library materials, cause inconvenience for other users, and increase Library's maintenance cost. Therefore, we ask you to observe the followings:

Please do not return the following items to the book drop:

Reserve materials Please be reminded that you are responsible for the loss or damage of library materials loaned to you.


這規定由於不斷遭漠視, 終於取消了. 至於是那家圖書館的趣事? 不言而喻啦.

2. 歷史撰寫的典型基本框架.

W. Doyle, French Revolution (Oxford: OUP, 2001)

Echos
Why it happened
How it happened
What it ended
What it started
Where it stands

...shows how the ancien regime became ancien as well as examining cases in which achievement failed to match ambition, exploring its consequences in the arenas of public affairs and reponsible government, and ending with thoughts on why the revolution has been so controversial.


3. 薄

mac book air *看起來* 真薄. 好厲害的廣告. 好厲害的視覺效果.



parody

4. 教院式粵語拼音方案 variation

依粵音韻彙附錄原方案的建議 (除第一項外)

aa* 也可記作 a:*  ,如三 sa:m  (c.f. 心 sam)
*aa 也可略作 *a  ,如沙 sa
j* 也可記作 y*   ,如也 ya
y* 也可記作 ue*   ,如孫 suen
*oey也可記作 *eue ,如虛 hoey, heue


When the child was a child


Der Himmel über Berlin (eng):

Lied Vom Kindsein
– Peter Handke


Als das Kind Kind war,
ging es mit hängenden Armen,
wollte der Bach sei ein Fluß,
der Fluß sei ein Strom,
und diese Pfütze das Meer.

Als das Kind Kind war,
wußte es nicht, daß es Kind war,
alles war ihm beseelt,
und alle Seelen waren eins.

Als das Kind Kind war,
hatte es von nichts eine Meinung,
hatte keine Gewohnheit,
saß oft im Schneidersitz,
lief aus dem Stand,
hatte einen Wirbel im Haar
und machte kein Gesicht beim fotografieren.

Als das Kind Kind war,
war es die Zeit der folgenden Fragen:
Warum bin ich ich und warum nicht du?
Warum bin ich hier und warum nicht dort?
Wann begann die Zeit und wo endet der Raum?
Ist das Leben unter der Sonne nicht bloß ein Traum?
Ist was ich sehe und höre und rieche
nicht bloß der Schein einer Welt vor der Welt?
Gibt es tatsächlich das Böse und Leute,
die wirklich die Bösen sind?
Wie kann es sein, daß ich, der ich bin,
bevor ich wurde, nicht war,
und daß einmal ich, der ich bin,
nicht mehr der ich bin, sein werde?

Als das Kind Kind war,
würgte es am Spinat, an den Erbsen, am Milchreis,
und am gedünsteten Blumenkohl.
und ißt jetzt das alles und nicht nur zur Not.

Als das Kind Kind war,
erwachte es einmal in einem fremden Bett
und jetzt immer wieder,
erschienen ihm viele Menschen schön
und jetzt nur noch im Glücksfall,
stellte es sich klar ein Paradies vor
und kann es jetzt höchstens ahnen,
konnte es sich Nichts nicht denken
und schaudert heute davor.

Als das Kind Kind war,
spielte es mit Begeisterung
und jetzt, so ganz bei der Sache wie damals, nur noch,
wenn diese Sache seine Arbeit ist.

Als das Kind Kind war,
genügten ihm als Nahrung Apfel, Brot,
und so ist es immer noch.

Als das Kind Kind war,
fielen ihm die Beeren wie nur Beeren in die Hand
und jetzt immer noch,
machten ihm die frischen Walnüsse eine rauhe Zunge
und jetzt immer noch,
hatte es auf jedem Berg
die Sehnsucht nach dem immer höheren Berg,
und in jeden Stadt
die Sehnsucht nach der noch größeren Stadt,
und das ist immer noch so,
griff im Wipfel eines Baums nach dem Kirschen in einemHochgefühl
wie auch heute noch,
eine Scheu vor jedem Fremden
und hat sie immer noch,
wartete es auf den ersten Schnee,
und wartet so immer noch.

Als das Kind Kind war,
warf es einen Stock als Lanze gegen den Baum,
und sie zittert da heute noch.

講故,etc.


0. 2007最佳廣告標語
一路帶動生活: 東南西北, 車水馬龍

一語相關, 意思豐富.

1. 講故婆 (唔記得想講咩添)

2. Having tea with sb who claims itself very cute

3. 快趣記

4. Legless Athlete Too Fast for Olympics

(from engadget)

5. helix allows fluid to be sucked out in one go in space
newscientist
On Earth we rely on gravity to get liquids to pour from an open container. But getting liquid out of a container in microgravity requires pumping it out, for example sucking it through a straw.

Often, this is a frustrating process, as the fluid breaks up into globules because of the way pressure inside the liquid interacts with the shape of most containers.

"You can withdraw it up to a point, but then end up with fluid sticking around the bottom of the glass,"


6. 特立獨行
「偏要走自己的路」這種心態一般人學不得,費曼只因他超人的聰明,才沒有變成毫無貢獻的怪人。(S. Coleman)

7. 倉海君唸拉丁文詩, 賀拉斯的, 如寧靜之中聽浪淘細沙之聲. 此詩怎解, 不知道啊.

Horace, Ode 1.11:

Tu ne quaesieris, scire nefas, quem mihi, quem tibi
finem di dederint, Leuconoe, nec Babylonios
temptaris numeros. Vt melius quicquid erit pati!
Seu pluris hiemes seu tribuit Iuppiter ultimam,
quae nunc oppositis debilitat pumicibus mare
Tyrrhenum, sapias, uina liques et spatio breui
spem longam reseces. Dum loquimur, fugerit inuida
aetas: carpe diem, quam minimum credula postero.


8. SEED, Algorithmic Inelegance

Complexity in living things is a product of the lack of direction in evolutionary processes, of the accumulation of fortuitous accidents, rather than the product of design.



9. login w/ another id in Ymail

為何行匆匆的愛才現代

  • 溯洄從之

  • 電視正播著港台十大金曲, 陳奕迅拿了傳媒大獎, 在台上蹦蹦跳, 大唱特唱: sayonara o sayonara o 如忙忙匆匆的愛才現代 我沒法隱瞞我沒放開......

    讀TSW新年婉約. 陶潛《閒情賦》含情而瀟灑. 那十願, 我最愛「願在眉而為黛, 隨瞻視以閒揚」, 精采.

    「願在衣而為領,承華首之餘芳...願在裳而為帶,束窈窕之纖身...」多纏綿.

    又, 「送纖指之餘好」中那個余/餘字怎解, 不曉得.

    陶潛《閒情賦》

    夫何瑰逸之令姿,獨曠世以秀群,表傾城之豔色,期有德於傳聞,佩鳴玉以比潔,齊幽蘭以爭芬,淡柔情於俗內,負雅志於高雲。悲晨曦之易夕,感人生之長勤,同一盡於百年,何歡寡而愁殷。褰朱幃而正坐,泛清瑟以自欣,送纖指之餘好,攮皓袖之繽紛,瞬美目以流眄,含言笑而不分。

    曲調將半,景落西軒,悲商叩林,白雲依山,仰睇天路,俯促鳴弦,神儀嫵媚,舉止詳妍。激清音以感余,願接膝以交言,欲自往以結誓,懼冒禮之為愆,待鳳鳥以致辭,恐他人之我先,意惶惑而靡寧,魂須臾而九遷:

    願在衣而為領,承華首之餘芳,悲羅襟之宵離,怨秋夜之未央。
    願在裳而為帶,束窈窕之纖身,嗟溫涼之異氣,或脫故而服新。
    願在髮而為澤,刷玄鬢於頹肩,悲佳人之屢沐,從白水而枯煎。
    願在眉而為黛,隨瞻視以閒揚,悲脂粉之尚鮮,或取毀於華妝。
    願在莞而為席,安弱體於三秋,悲文茵之代御,方經年而見求。
    願在絲而為履,附素足以周旋,悲行止之有節,空委棄於床前。
    願在晝而為影,常依形而西東,悲高樹之多蔭,慨有時而不同。
    願在夜而為燭,照玉容於兩楹,悲扶桑之舒光,奄滅景而藏明。
    願在竹而為扇,含淒飆於柔握,悲白露之晨零,顧襟袖以緬邈。
    願在木而為桐,作膝上之鳴琴,悲樂極而哀來,終推我而輟音。

    考所願而必違,徒契契以苦心,擁勞情而罔訴,步容與於南林,棲木蘭之遺露,翳青松之餘陰,倘行行之有覿,交欣懼於中襟,竟寂寞而無見,獨悁想以空尋。

    斂輕裾以復路,瞻夕陽而流嘆,步徙倚以忘趣,色慘慘而矜顏。葉燮燮以去條,氣淒淒而就寒,日負影以偕沒,月媚景於雲端,鳥淒聲以孤歸,獸索偶而不還,悼當年之晚暮,恨茲歲之欲殫,思宵夢以從之,神飄飄而不安,若憑舟之失棹,譬緣崖而無攀。

    於時畢昴盈軒,北風淒淒,炯炯不寐,眾念徘徊,起攝帶以侍晨,繁霜粲於素階,雞斂翅而未鳴,笛流遠以清哀,始妙密以閒和,終寥亮而藏摧。意夫 人之在茲,托行雲以送懷,行雲逝而無語,時奄冉而就過,徒勤思而自悲,終阻山而滯河。迎清風以怯累,寄弱志於歸波,尤《蔓草》之為會,誦《召南》之餘歌,坦萬慮以存誠,憩遙情於八遐。

    四眼滿屋


    公司裡有個小妹妹 (其實不小), 天天都有許多稀奇古怪實質大驚小怪的想法. 今天她突然留意到我們隔鄰兩組的同事個個都四眼 (早知啦), 於是呼籲大家一起除下眼鏡, 彼此看看大家還原後到底甚麼模樣. 有人----此有人是誰, 讀讀柏楊《中國人史綱》就會曉得----有人脫口應道, 人人都除下眼鏡, 哪裡還有人能看得見看得清楚. 妙在又有人應話: 又係喎.

    說來也怪, 這兩組的同事全都不戴隱形眼鏡, 也沒有人做過激光矯視. 大概一來怕麻煩, 二來對矯視技術未有鋼鑄的信心. 更何況一般人如我, 戴副大大副遮去半塊面的貓頭鷹眼鏡, 對改善市容也算一點貢獻呢.

    邪魔附體, etc.


    1. greatest dad, Stand up against the evil: (經大幅剪裁)

    被人命名為給鬼附或受攻擊者,怎麼大都是在生理、心理、經濟、社會階級上被視為邊緣脆弱的人?

    有權威判定是否鬼附個案的人(或團體),一定程度上與「鬼附者」建立了某種patron-client的關係。一經定性,後者自然需要仰仗其趕鬼驅魔的解卸能力。

    社會上被視為邊緣的人,是否沒有能力質疑這樣的命名?我不知道。我知道的卻是,絕少人敢於指斥擁有權力的人、組織、地區為邪惡(demonic)。我聽過人為黃大仙的「烏煙瘴氣」禱告,進行屬靈爭戰;我甚少聽人為那些甲級寫字樓內的協議收購、守衛森嚴下的政治密謀、貪婪無厭、無視無數家庭苦難、缺乏、剝削、污染而「爭戰」。這又是甚麼原因?



    2. SEED, Algorithmic Inelegance

    Complexity in living things is a product of the lack of direction in evolutionary processes, of the accumulation of fortuitous accidents, rather than the product of design.



    3. 楚, 妥協

    你能想像你公司那個張主任明天會給你親手洗頭髮嗎?「喂,水溫對不對?」她還問我「哪裡癢」!

    然後她給髮型師召去了,跑來跑去的忙這忙那。我的髮型師跟她年紀差不多,三十餘歲吧,看上去滿神氣的。她有時會被召到我們跟前來,一邊幫忙一邊聽髮型師指導,她全神灌注地學習的模樣,比我認識的她年輕得多。

    Algorithmic Inelegance


    SEED, Algorithmic Inelegance

    Complexity in living things is a product of the lack of direction in evolutionary processes, of the accumulation of fortuitous accidents, rather than the product of design.

    民間電台


    藐視法庭 - 行政當局權威(法律基礎)受質疑, 「民間」電台繼續廣播, 告不了它違法, 就耍點小手段, 以申請禁制令拉法庭落水, 借司法機關的權威來狐假虎威.

    民間電台也不投鼠忌器, 結果由挑戰某條霸道的法例, 變成挑戰法院權威(藐視法庭). 明知陷阱也踏下去, 授政府以口實. 如此一來, 今次「公民抗命」到底抗的是甚麼?

    又, 法治精神不等於守法精神, 混淆視聽的宣傳頗熾熱.

    延伸:
    * 灰狗, 物極必反

    舒抒紓


    舒 = 伸展(放鬆). 舒展, 舒眉, 舒懷, 舒暢 (說文: 伸也)*
    抒 = 舀出來, 宣洩表達. 抒發, 抒情, 抒懷 (說文: 挹也)
    紓 = 寬解. 紓解, 紓困 (說文: 緩也)#


    * 把橡筋拉長不叫舒
    # 紆尊降貴 (紆!=紓). 紆, 音/於/, 屈曲.

    隨遇而安


    失望是有的,
    但那也無可奈何,
    因緣際會,
    世事總未必就如人意.
    此刻心境還平靜.
    是心如止水,
    是擊盤而歌,
    是風暴前夕那股抑壓的死寂,
    是等待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蘆葦?
    我也不知.
    人最看不透的也許就是自己.

    依騰家


    依騰家沒有抹茶蛋糕, 還算依騰家嗎!?
    好唔開心呀我.


    PS:
    依騰家無有咩出奇, 伊藤家有咪得囉.

    人在中環, etc.


    1. 人在中環
    如果再版, 我建議重新劃過封面書名那個「人」字.
    事關, 我每次都睇錯左做另一個字.

    2. 新字典
    網上德漢字典

    3. 小朋友齊來學電腦
    winscratch
    最佳親子活動
    這才算學電腦嘛.

    the visitor (囈語)


    小草:   我們能相信的最多只能是我們自己。相信有神就有神,神從來不去證明祂自己。---有人跟我如此說.
    小花:   腹有詩書氣自華, 上主真是倜儻.

    豆知識, etc.


    1. 豆知識
    「冷知識」 不如 「豆知識」(小常識) 來得過癮, 後者更妙. 據說豆知識是日語. 然而, 管它日語不日語, 最要緊是夠妙, 如人氣一詞. 風行起來就納入中文裡了.


    2. 八駿

    郎世寧此類畫馬作品中尤以「 八駿圖」為最多,這裡面也有典故。據傳古代周穆王有八匹良駿,一說是赤驥、盜驪、白義、逾輪、山子、渠黃、華騮和綠耳(見《穆天子傳》);另一說為「王馭八龍之駿,一名絕地,足不踐土;二名翻羽,行越飛禽;三名奔宵,夜行萬里;四名起影,逐日而行;五名逾輝,毛色炳耀,六名超光,一形十影;七名騰霧,乘雲而奔;八名挾翼,身有肉翅,」(見《拾遺記》)周穆王曾經駕馭這八匹駿馬遨遊西方。


    赤驥與絕地等名, 哪些才對? 我又來猜想猜想. 穆天子傳與周穆王拾遺記哪部較晚出, 不曉得. 赤驥等名比較樸實, 絕地等名比較造作, 而且都環繞速度來做文章. 可能應較晚出.

    不過絕地翻羽起影超光, 這些名字也很精采.

    甘陽 莎劇課書目


    莎士比亞的英國歷史劇: 神意、政治與歷史書寫

    2005-2006 (Term 1)
    HIS 3259: Western Historiographical Tradition:

    Shakespeare's English History Plays:
    Providence, Politics and Historiography

    莎士比亞的英國歷史劇: 神意、政治與歷史書寫

    Lecturer: Gan Yang (甘陽)
    Tutor: Mr. Xie Maosong
    Venue: Esther Lee Building LT4
    Time: Saturdays: 10:30-12:15 am
    Language of Instruction: P/E

    Course Content

    Written at the end of the 16th century, Shakespeare's dramatic representation of English history is poised on the cusp between the older and newer conceptions of history. The older approach to history was guided by the providential theory of history, a Christian conception going back to Augustine, in which human history is nothing but episodes in the unfolding of God's plan, and the destinies of men and nations are the working of divine retributive justice. The providential view of history is associated with the medieval political theory of the divine right of kings, which holds that the king is God's representation on earth and the king is accountable only to God and not to men.

    By contrast, the new approach to history came from its concern for causes construed not in terms of cosmic history and divine justice but in terms of the characters of men and the nature of polity, it thus explains history in Machiavellian terms of force, fortune, and practical politics. Shakespeare's English history plays, however, seemed to privilege neither Providential nor Machiavellian views of historical causation. Rather, by exploring the theatrical potential of rival theories of history, Shakespeare had dramatic characters speak and act from differing and opposing views of history and politics.

    This course offers an overview of Shakespeare's eight English history plays in the order of their composition: Henry VI (Parts 1, 2 and 3), Richard III, Richard II, Henry IV (Parts 1 and 2), and Henry V. In their totality, these eight plays dramatize a polyphonic history of a nation in crisis and on trial.

    Assessment:
    1. Tutorials (One group presentation [C/P/E] with 500-words group report [Eng/Ch]) 20%
    2. Mid-term Paper (about 2000 words [Eng/Ch]; due on 29 October): 30%
    3. Final Paper (about 3000 words on topic different from the mid-term paper, [Eng/Ch]; due on 17 December): 50%.

    Lecture Arrangement
    (10 September- 3 December, 2005)

    1. Introduction: Shakespeare and Renaissance England (10 September)

    Recommended Readings:
    Peter Saccio, `History and History Plays,' in his Shakespeare's English Kings: History, Chronicle, and Drama (2nd E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pp. 3-15
    F. J. Levy, Tudor Historical Thought (The Huntington Library, 1967),
    pp. 202-285.
    John Guy, Tudor Englan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8), pp.352-458.
    Susan Brigden, New Worlds, Lost Worlds: The Rule of the Tudor, 1485-1603 (Viking Penguin, 2000), pp. 213-367.
    E. M. W. Tillyard, `The Cosmic Background,' in his Shakespeare's History Plays (Penguin Books, 1944), pp. 3-20.
    Stephen Greenblatt, Renaissance Self-Fashioning: From More to Shakespeare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 pp. 1-9; pp. 157-175.
    Felix Raab, `Machiavelli's Reception in Tudor England,' in his The English Face of Machiavelli: A Changing Interpretation, 1500-1700 (London: Routledge, 1964), pp. 30-76.


    2. The Weak King and the Loss of Empire (17 September)

    Required Readings:
    莎士比亞:亨利六世上篇,《莎士比亞全集》(三),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4,pp.467-564

    Recommended Readings:
    Michael Taylor, ed. Henry VI, Part One (The Oxford Shakespeare, 2003)
    Peter Saccio, Shakespeare's English Kings: History, Chronicle, and Drama (2nd E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pp. 91-113.
    Gabriele Bernard Jackson, `Topical Ideology: Witches, Amazons, and Shakespeare's Joan of Arc,' in Shakespeare and Gender: A History, ed. Ivo Kamps and Deborah Barker (London: Verso, 1995), pp. 142-167.


    3. The Breakdown of Central Authority: Civil War and Popular Uprising (24 September)

    Required Readings:
    莎士比亞:亨利六世中篇,《莎士比亞全集》(三),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4,pp.567-683

    Recommended Readings:
    Roger Warren, ed. Henry VI, Part Two (The Oxford Shakespeare, 2002)
    Stephen Greenblatt, `Murdering Peasants: Status, Genre, and the Representation of Rebellion, 'in Representing the English Renaissance, ed. Stephen Greenblatt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8), pp. 1-29.


    4. Complete Anarchy: A Ritual of Blood (8 October)

    Required Readings:
    莎士比亞:亨利六世下篇,《莎士比亞全集》(三),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4,pp.687-795,

    Recommended Readings:
    Randall Martin, ed. Henry VI, Part Three (The Oxford Shakespeare, 2001)
    Naomi C. Liebler and Lisa Scancella Shea, `Shakespeare's Queen Margaret: Unruly or Unruled?' in Henry VI: Critical Essays, ed. Thomas A. Pendleton (Routledge, 2001), pp. 79-96
    Patricia Lennox, `Henry VI: A Television History in Four Parts,' in Henry VI: Critical Essays, ed. Thomas A. Pendleton (Routledge, 2001), pp.235-252.


    5. `I Have No Brother': Richard III and Perverse Individualism
    (15 October)

    Required Readings:
    莎士比亞:理查三世,《莎士比亞全集》(四)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4,pp.1-128.

    Recommended Readings:
    Richard Loncraine's Film of Richard III (1995)
    John Jowett, ed. Richard III (The Oxford Shakespeare, 2000)
    Peter Saccio, Shakespeare's English Kings: History, Chronicle, and Drama (Second Edit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pp. 157-186
    Marjorie Garber, `Descanting on Deforming: Richard III and the Shape of History,' in her Shakespeare's Ghost Writing: Literature as Uncanny Causality (London: Methuen, 1987), pp. 28-51


    6. The Politics of Legitimacy: God's Deputy vs. Usurper (22 October)

    Required Readings:
    莎士比亞:理查二世,《莎士比亞全集》(三)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4,pp.1-102

    Recommended Readings:
    Andrew Gurr, ed. King Richard II (New Cambridge Shakespeare, 2003)
    Peter Saccio, Shakespeare's English Kings: History, Chronicle, and Drama (Second Edit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pp. 17-35.
    Ernest Kantorowicz, The King's Two Bodies: A Study in Medieval Political Theolog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57), pp. 7-41
    Allan Bloom, `Richard II,' in his Giants and Dwarfs (Simon & Schuster 1990), pp. 83-93


    7. The New Order and the Political Instability (29 October)

    Required Readings:
    莎士比亞:亨利四世上篇,《莎士比亞全集》(三)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4,103-214

    Recommended Readings:
    David Bevington, ed. Henry IV, Part 1 (The Oxford Shakespeare, 1987)
    Peter Saccio, Shakespeare's English Kings: History, Chronicle, and Drama (Second Edit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pp. 37-63.
    Stephen Greenblatt, `Invisible Bullets: Renaissance Authority and Its Subversion, Henry IV and Henry V,' in Political Shakespeare: Essays in Cultural Materialism, ed. Jonathan Dollimore and Alan Sinfield,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94, 2nd ed) , pp. 18-47.


    8. The Carnival-Grotesque Body: Falstaff (5 November)

    Required Readings:
    莎士比亞:亨利四世上篇,《莎士比亞全集》(三)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4,103-214
    莎士比亞:亨利四世下篇,《莎士比亞全集》(三)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4,pp.215-335

    Recommended Readings:
    Rene Weis, ed. Henry IV, Part 2 (The Oxford Shakespeare, 1997)
    A. C. Bradley, `The Rejection of Falstaff', in his Oxford Lectures on Poetry (London, 1909), pp. 247-275.
    Harold Bloom, `Henry IV,' in his Shakespeare: The Invention of the Human (London, 1998). Pp. 271-314.



    9. The Education of A New Prince (12 November)

    Required Readings:
    莎士比亞:亨利四世上篇,《莎士比亞全集》(三)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4,103-214
    莎士比亞:亨利四世下篇,《莎士比亞全集》(三)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4,pp.215-335

    Recommended Readings:
    Rene Weis, ed. Henry IV, Part 2 (The Oxford Shakespeare, 1997)
    Allan Bloom, `Hal and Falstaff, Montaigne and La Boetie,' in his Love and Friendship (Simon & Schuster 1993), pp. 399-428.
    Valerie Traub, `Prince Hal's Falstaff: Positioning Psychoanalysis and the Female Reproductive Body (Henry IV, parts 1 and 2, Henry V),'in her Desire and Anxiety: Circulations of Sexuality in Shakespearean Drama (Routledge, 1992). Pp. 50-70.



    10. A Perfect Machiavellian King (19 November)

    Required Readings:
    莎士比亞:亨利四世下篇,《莎士比亞全集》(三)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4,pp.215-335
    莎士比亞:亨利五世,《莎士比亞全集》(三)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4,pp.337-465

    Recommended Readings:
    Gary Taylor, ed. Henry V (The Oxford Shakespeare, 1982)
    Sigurd Burckhardt, Shakespearean Meanings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68), pp. 144-205.
    Paola Pugliatti, `Time, Space and the Instability of History in the Henry IV Sequence,' in her Shakespeare the Historian (Macmillan Press 1996), pp. 137-153.


    11. `We Band of Brothers': A New Political Nation and the Restoration of Empire (26 November)

    Required Readings:
    莎士比亞:亨利五世,《莎士比亞全集》(三)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4, pp.337-465.

    Recommended Readings:
    Laurence Olivier's Film Henry V (1944)
    Kenneth Branagh's Film Henry V (1989)
    Peter Saccio, Shakespeare's English Kings: History, Chronicle, and Drama (2nd E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pp. 65-90.
    Norman Rabkin, `Rabbits, Ducks, and Henry V,' in Shakespeare Quarterly, 28: 3 (1977): 279-296.
    Gunter Walch, `Henry V as Working-House of Ideology,' in Shakespeare Survey 40 (1988), reprinted in Shakespeare and Politics, ed. by Catherine M.S. Alexander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4), pp. 198-205.



    12. Shakespeare Myth and English Nationalism (3 December)

    Recommended Readings:
    John Drakakis, `Theatre, Ideology and Institution: Shakespeare and the Roadsweepers,' in The Shakespeare Myth, ed. by Graham Holderness (Manchester,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1988), pp. 24-41
    Alan Sinfield, `Royal Shakespeare: Theatre and the Making of Ideology,' in Political Shakespeare: Essays in Cultural Materialism, ed. Jonathan Dollimore and Alan Sinfield,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94, 2nd ed) , pp. 182-205..
    Jonathan Dollimore, "Shakespeare, Cultural Materialism and the New Historicism," in Political Shakespeare: Essays in Cultural Materialism, ed. Jonathan Dollimore and Alan Sinfield,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94, 2nd ed) , pp. 2-17.
    Graham Holderness, `Shakespeare's England, Britain's Shakespeare,' in Shakespeare and National Culture, ed. by John Joughin (Manchester,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1997), pp. 19-41.


    莎士比亞與政治哲學

    清華大學課程(2006年春)
    莎士比亞與政治哲學

    時 間: 週三晚19:20-21:45
    地 點: 第六教學樓A407
    考 試: 期末開卷作文

    課程內容:
    本課程從政治哲學的角度閱讀莎士比亞的英國政治劇,同時從莎士比亞的政治劇討論英國政治傳統與西方現代性的問題。授課方式將集中閱讀莎士比亞的四個英國政治劇:《理查二世》,《亨利四世上篇》、《亨利四世下篇》、以及《亨利五世》。

    授課安排:
    第一講(3月8日): 概論: 莎士比亞與英國政治傳統
    第二講(3月15日):〔理查二世〕:基督教禮儀政治:上帝,國王,騎士
    第三講(3月22日):〔理查二世〕:馬基雅維利與現代性
    第四講(3月29日):〔亨利四世上篇〕:秩序與反秩序
    第五講(4月5日): 〔亨利四世上篇〕:亂世中的王子
    第六講(4月12日):〔亨利四世下篇〕:狂歡的肉體與法律的規訓
    第七講(4月19日):〔亨利五世〕:公民政治,公民宗教,與戰爭
    第八講(4月26日):〔亨利五世〕:現代政治與現代人

    導修討論課安排:共四次(自行選擇星期四或星期五晚上):
    第一次:3月23日,或24日,晚7-9點:討論〔理查二世〕
    第二次:4月6日, 或7日, 晚7-9點:討論〔亨利四世上篇〕
    第三次:4月13日,或14日,晚7-9點:討論〔亨利四世下篇〕
    第四次:4月20日,或21日,晚7-9點:討論〔亨利五世〕

    考評方式:
    導修討論課: 40%
    期末開卷作文: 60%
    閱讀材料:
    閱讀材料分為``必讀''和``參考閱讀''兩部分。``參考閱讀''書目主要供學生自由選讀,不要求必讀。但其中有些材料可能指定為課上討論而要求閱讀。

    一,導論(3月8日)
    必讀:
    蒙田:〔隨筆〕上卷,第23章(121-37頁)
    馬基雅維利:〔論李維〕,114-15,309-12頁。

    參考閱讀:

    A. 英國歷史和傳統:
    Herbert Butterfield, ``The Englishman's Alliance with his History,'' in The Englishman and His History (Cambridge 1944) pp. 4-11.
    Walter Bagehot, The English Constitution (Cornell paperbacks 1966) pp. 59-66 (中譯參商務版,〔英國憲法〕 54-63頁).
    Edward Shils, ``The Meaning of the Coronation,'' in his Center and Periphery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1975) pp. 135-152
    塗爾幹,〔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渠東譯,頁42-48,562-64.
    Peter Saccio, Shakespeare's English Kings: History, Chronicle, and Drama (Second edit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pp. 1-89.
    Frank Kermode, The Age of Shakespeare (London 2004)

    B. 莎士比亞與政治:
    Allan Bloom, ``Political Philosophy and Poetry,'' in his Shakespeare's Politics (Basic Books, 1964), pp.1-12. 中譯?
    Stephen Greenblatt, Renaissance Self-Fashioning: From More to Shakespeare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 pp. 1-11.
    Walter Cohen, ``Political Criticism of Shakespeare,'' in Shakespeare Reproduced : the Text in History and Ideology, ed. By Jean E. Howard and Marion F. O'Connor (Methuen 1987) pp. 18-46
    Don E. Wayne, ``Power, Politics, and the Shakespearean Text: Recent Criticism in England and the United States, in Shakespeare Reproduced: the Text in History and Ideology, ed. by Jean E. Howard and Marion F. O'Connor (Methuen 1987) pp. 47-67.
    Jonathan Dollimore, "Shakespeare, Cultural Materialism and the New Historicism," in Political Shakespeare: Essays in Cultural Materialism, ed. Jonathan Dollimore and Alan Sinfield,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94, 2nd ed) , pp. 2-17.
    Alan Sinfield, ``Royal Shakespeare: Theatre and the Making of Ideology,'' in Political Shakespeare: Essays in Cultural Materialism, ed. Jonathan Dollimore and Alan Sinfield,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94, 2nd ed) , pp. 182-205.
    Blair Worden, ``Shakespeare and Politics,'' Shakespeare Survey 44 (1992), reprinted in Shakespeare and Politics, ed. by Catherine Alexander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4), pp. 22-43.

    二,〔理查二世〕(3月15日,3月22日)

    必 讀:
    〔理查二世〕,方平主編《新莎士比亞全集》第7卷
    基督教聖經:``舊約:創世紀''第3-4章;``新約:羅馬書''第13章;``新約:彼得前書''第2-3章。
    馬基雅維利:〔論李維〕205-16頁。

    參考閱讀:
    莎劇注釋本:
    Andrew Gurr, ed. King Richard II (New Cambridge Shakespeare, 2003)
    Charles R. Forker, ed., King Richard II (Arden Shakespeare, 2002)
    其他:
    馬基雅維利,〔君主論〕第14章-26章。
    英國文獻:An Homilie Against Disobedience and Willfull Rebellion
    Ernest Kantorowicz, The King's Two Bodies: A Study in Medieval Political Ideolog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57), pp. 7-41.
    E. M. W. Tillyard, Shakespeare's History Plays (Penguin Books, 1944), pp. 234-63.
    M.M. Reese, The Cease of Majesty (London, Edward Arnold publishers , 1961) pp. 89-119, 225-59.
    Allan Bloom, ``Richard II,'' in his Giants and Dwarfs (Simon & Schuster 1990), pp. 83-93;also in Shakespeare as Political Thinker, ed. by John Alvis and Thomas West (ISI books, 2nd ed, 2000), pp. 59-70.
    Jean Howard and Phyllis Rackin, Engendering A Nation: A Feminist Account of Shakespeare's English Histories (Routledge 1997) pp. 137-59.
    Michael Hattaway, ed.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Shakespeare's History Play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2). Pp.141-56.
    Felix Raab, ``Machiavelli's Reception in Tudor England,'' in his The English Face of Machiavelli: A Changing Interpretation, 1500-1700 (London 1964), pp. 30-76.


    三,〔亨利四世〕上篇和下篇(3月29,4月5日,4月12日)

    必讀:
    〔亨利四世〕上篇,下篇, 方平主編《新莎士比亞全集》第7卷
    Max Weber, ``Discipline and Charisma,'' in his Economy and Society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78) pp. 1148-56 (中譯參臺灣版,韋伯,{支配社會學},346-57頁.
    福柯,{規訓與懲罰},三聯,153-68;244-55頁
    丹尼爾.貝爾,{資本主義文化矛盾},三聯,49-76頁

    參考閱讀:
    莎劇注釋本:
    David Bevington, ed. Henry IV, Part 1 (The Oxford Shakespeare, 1987)
    Rene Weis, ed. Henry IV, Part 2 (The Oxford Shakespeare, 1997)
    Barbara Hodgdon, ed. The First Part of King Henry Fourth: Texts and Contexts (Bedford/St. Martin 1997).

    A. C. Bradley, ``The Rejection of Falstaff''(1902)in his Oxford Lectures on Poetry (London 1909), pp. 147-75.
    J. Dover Wilson, The Fortunes of Falstaff (Cambridge 1943), pp. 1-35
    E. M. W. Tillyard, Shakespeare's History Plays (Penguin Books, 1944), pp. 264-304.
    Harold C. Goddard, The Meaning of Shakespeare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51), vol 1, pp161-214
    C. L. Barber, ``Rule and Misrule in Henry IV,'' in Shakespeare's Festive Comed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59) pp. 192-221.
    Stephen Greenblatt, ``Invisible Bullets: Renaissance Authority and Its Subversion, Henry IV and Henry V,'' in Political Shakespeare: Essays in Cultural Materialism, ed. Jonathan Dollimore and Alan Sinfield,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94, 2nd ed) , pp. 18-47.
    Allan Bloom, ``Hal and Falstaff, Montaigne and La Boetie,'' in his Love and Friendship (Simon & Schuster 1993), pp. 399-428.


    四,〔亨利五世〕(4月19日,4月26日)

    必讀:
    〔亨利五世〕,方平主編《新莎士比亞全集》第7卷
    Weber, ``Power Prestige and the Great Powers,'' Economy and Society, 910-12
    韋伯:``以政治為業''
    馬爾庫塞,[單向度的人]
    參考閱讀:
    莎劇注釋本:
    Gary Taylor, ed. Henry V (The Oxford Shakespeare, 1982)
    M.M. Reese, The Cease of Majesty (London, Edward Arnold publishers , 1961) pp. 317-32.
    Norman Rabkin, ``Rabbits, Ducks, and Henry V,'' in Shakespeare Quarterly, 28: 3 (1977): 279-296.
    David Scott Kastan, ``'The King is a Good King, but it must be as it may': History, Heroism, and Henry V,'' in his Shakespeare and the Shape of Time (University Press of New England 1982) pp. 56-76.
    Vickie Sullivan, ``Princes to Act: Henry V as the Machiavellian Prince of Appearance,'' in Shakespeare's Political Pageant, ed. by Joseph Alulis and Vickie Sullivan (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 Inc 1996) pp. 125-152.
    Tim Spiekerman, ``King Henry V,'' in his Shakespeare's Political Realism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2002) pp. 125-152.
    吉登斯:〔民族-國家與暴力〕,第四章
    克利福德. 格爾茨:〔文化的解釋〕第9-10章

    新聞是一種信仰


    安替在北京大學的演講 (via 東南西北)

    文中有一條標題, 最矚目: 「新聞是一種信仰,不能首鼠兩端」. 矚目在於兩點, 第一, 新聞是一種信仰. 第二, 信仰不能首鼠兩端. 兩點都醒目.

    國內網頁, 隨時遭和諧掉, 還是留個底上算.

    安替在北京大學的演講
    引用地址:http://www.xici.net/b244699/d63640035.htm

    BBC特派記者 發表於:2008-1-1 14:06:13


    我叫安替,一隻不會開玩笑的貓

      我本名叫趙靜。因為這個名字太女性化,所以一般不示人。

      安替是我的網名,從99年開始用,一直沒改。用同一網名最大的好處就是你的聲譽可以積累,甚至可以積累到工作中。所以不要輕易改自己的網名,而且一開始就要起的像一個人的名字,不要起一個“會開玩笑的貓”。

      我畢業於南京師範大學動力學院,學工業機械自動化。畢業之後就換了工作,後來一段時間在IT,之後在西祠做網絡、發帖子,2001年開始走向新聞。

      我是75年出生的,2001年我已經26歲了,我要搞新聞,徹頭徹尾搞新聞。我花了2年時間成為戰地記者,3年時間進入《紐約時報》。


    角度一:新聞,模式才是生命


      我的故事對大家是有借鑒作用的,因為我完全沒有經過新聞教育。因為我是理科生,所以想問題常常把問題抽象簡化。因此今天我談新聞學,將從三個不同的角度將新聞簡化。

      新聞的第一個角度是模式競爭,當下模式的競爭。一個沒有受過新聞訓練的人,反而能很快地適應當下的模式,而新聞學院的學生,要花三年的時間去學習已經被淘汰了的模式,因此我們在招員工的時候,很少願意招新聞學院的。

      中國從78年到現在,媒體從新聞機器、宣傳機器在不斷地適應變化到一個正常的媒體社會。新聞模式在不斷地開放,越來越多地人接受客觀新聞寫作,將新聞和評論分開,這就是一直在背後起作用的美國模式。因此中國的媒體都在不斷地模仿和追趕美國的大報,學習美國模式。比如《第一財經》要做中國的華爾街日報,《新京報》想做北京的《紐約時報》,《南方都市報》的評論版想做《紐約時報》的評論版。


    中國的美國新聞

      為什麼美國模式值得學習呢?為什麼不使英國模式呢?

      其實在一個趕超的社會裡,最先學習的是美國模式,只有等到這個媒體社會走到比較開放的時候,才會向歐洲的模式發展。比如臺灣在開放報禁的瞬間到2000年大選以前,都是美國模式。但是從2000年以後,他就開始走向歐洲化了。而我們現在正是處於美國模式的階段。那我們就不要浪費時間,去想歐洲模式。只要美國模式不存在的,美國媒體社會不存在的,我們都不要學。

      舉個簡單例子。《南方週末》很好,不要學。美國沒有週刊。美國沒有週報。週二刊,週三《二十一世紀報道》不要學。什麼是報?news paper是要講新聞有效性,新聞的及時性。週報只有中國有。在不成熟的社會才有,所以我們不要去追捧任何關於週報的模式的東西。再比如,鄢烈山的雜文很好吧?但是美國沒有雜文,美國只有評論,只有分析,只有特寫,只有新聞這四種模式,沒有雜文。所以《南方都市報》就放棄了雜文。為什麼?因為美國沒有,南都完全放棄。

      《第一財經》如果不遇到資金上的問題,它的發展勢頭會大於《21世紀經濟報道》。為什麼?因為《一財》做的是日報模式,而週三刊,美國沒有這種模式。如果你要想在報業成功,拷貝某一個模式是非常重要的戰略選擇。作為普通記者,既然老總在拷貝美國模式,我們就不要在這等了,我們提前走到五年後的那一天,我們現在就開始學怎麼寫美國新聞,怎麼寫NEWS,怎麼寫分析,怎麼寫評論,怎麼寫社論,怎麼寫特寫。所以如果大家有時間去美國讀一年的新聞培訓,絕對回來以後就值錢。


    新聞是一種信仰,不能首鼠兩端

      有人跟我講不想做普通記者,做媒體經營者。有人跟我講,我先到《人民日報》我先發展,等我成為《人民日報》領導了,以後媒體改革的時候,我可以利用現有的資源,拉起一個大旗,變成改革者。像《環球時報》、《僚望》都是跟黨比較近的,然後再改革的。但是我覺得這種戰略不對。為什麼?

      媒體改革不是實業改革,不是產業改革,它是個概念改革。我們看看臺灣,舊觀念的媒體在那一瞬間,完全倒塌。你在舊資源裡面獲得的一切,在那一天什麼都沒有了。最關鍵一點,你作為一個普通記者,作為中層領導,你的資歷,你的領地就會變得不乾淨了,這是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說我不能從新媒體,新的社會,我不能從你過去信用積累中看出你能適合未來。我最後會講新聞是一種信仰,不可能首鼠兩端。

    一個非新聞專業的我,怎麼學習新聞?

      我當時是普通的網友,整天在網上寫一些不三不四的文章。《華夏時報》的評論版後來讓我去寫評論。但是我不會新聞,我也不會評論。所以我到《華夏時報》兩千年七月,我開始堅持每天翻譯經濟學人雜誌。每天。

      我很快明白了,世界上比較好的評論是怎麼寫的。其實,我只學了一種模式,一個國外比較好的模式,只要這個模式是比較成功的,我們只需要打一個時間差,就能成功。我很簡單,我就是每天堅持翻譯,當時讓我模仿經濟學人的調調我都能模仿出來,倒背如流。然後我就開始看《紐約時報》,以此方法。 綠洲軟件就是好


    角度二:新聞,資源和銷售


      我做新聞的時候,有很明確的觀念,就是要銷售新聞。

      我們首先要找到最敏感的新聞、選題,然後找到選題的記者必須將其賣給記者站,記者要把選題推銷給我的編輯,編輯必須把標題寫得很醒目,打動主編,主編必須確定這個稿子能賣給讀者。換句話說,從採集到成稿,我們的新聞是一次一次的銷售的過程。

      所以我們應對這個銷售模式,我們採取了一種思考的方法,叫So What。翻譯成銷售用語就是你到底賣的是什麼破東西?為什麼要報道新聞?,這是第一個過程。第二個過程,我們繼續問Who cares?翻譯成銷售用語就是說憑什麼我要買?誰關心這個新聞呢?

      So What基本上一個比較瘋的做法,基本上一般剛來的記者完全就傻了,因為他報的選題基本上幾個星期都報不上去。很少人能撐到底,能面對大家對你的嘲笑、諷刺、極其激烈的競爭。但是只要你在這個環境中勝了,以後你就能勝。

      採訪的過程也是一樣。我們在採訪一個人的時候,首先要說服他接受採訪,而且說服他接受獨家採訪。這跟公關沒什麼區別,我不覺得這裡面有什麼新聞理念,完完全全是銷售理念。一般好的記者他完全能做公關和咨詢就是因為這個道理。就是說這個人他只能接受你一個人採訪,你必須要給他開條件,這個條件不是說我各你多少錢,而是說我要告訴你,你不接受這個採訪的壞處,好處。

      我們報一個人醜聞,根據美國新聞方式,你最後一定要通過他,如果他不通過,他不發言,這個報道不能寫,所以不要學《一財》的QQ報道,完全不通過對方。完全報出來了,那不是新聞,美國新聞倫理非常嚴格的。這是非常難的事,但是好的記者一定能通過。

      另外一點我們怎麼才能找到資源。我都是拿到獨家消息。一次我從朝鮮回丹東的火車上,有一個日本朋友給我打電話,他問我是不是知道楊斌他要在那邊開發佈會,我馬上回答我知道。其實我知道個屁。但是我馬上說,我等會電話告訴你,現在忙。而我馬上做的事情就是跳下火車去瀋陽,我獲得了整個新聞資源。

      再比如,鮑威爾訪華,他的新聞發佈會的提問都是事先做好,安排好的。但是我感覺出來肯定會有一個自由提問。我怎麼爭取這惟一的機會呢?我半屁股坐,全身前傾,手在半舉和不舉之間,眼光要盯著管新聞發言那個人。這是什麼意思呢?我想演講者感覺我是全場最不安分的因素,必須要先把我幹掉下面才能安穩。除此以外,我還和從美國來的新聞官會心一笑,點了個頭。他在這個人生地不熟的地方,以為我是這邊內定的人選。

      我通過這個技巧告訴大家,我非常喜歡採訪。因為採訪完全是智力的高峰,全世界,全中國沒有一個人能採訪他,獨家採訪,就是我。那種自信、本能,對一個人的培養是非常大的。所以我希望大家以充分的熱情投入到採訪過程中,走到第一線,不要坐後面。當你第一線的時候,你爭奪別人沒有的機會的時候,當時我感覺我就是時代的脈搏。 綠洲軟件就是好

      我講一講我怎麼得到伊拉克採訪機會。大家都知道,當時有很多各地方的媒體都申請去伊拉克簽證,都沒有戲。戰前,中國只有三家媒體進入了伊拉克。CCTV,半年前他就申請了。新華社就不要說了,他在那有駐地記者。而第三家,民辦的《21環球報道》居然也能進入。怎麼爭取呢?很好玩,就是新聞學另外一個角度,時刻積累人脈。

      在2000年做華夏時報的時候,我第一個報道就是採訪以色列和巴基斯坦大使。然後有一個新聞官跟我交流,我沒想到這個人就是未來的半島電視臺的北京分設社長。所以,半島社長幫我的忙很簡單,他就是輕輕的把我帶到大使館,隨便蓋了一個章,就去了伊拉克。

      我根本就沒有申請。

      所以在我們採訪的過程中,不要有框架,真實社會完全憑關係的,完全在於你能不能拿到關鍵的人。所以作為一個記者,我們首先要把自己培養一個資源人士。什麼是人脈?當你在做新聞採訪的時候,要特別注意培養跟節點人物的感情。這些人可能是一個專家,也可能是一個名記者,也可能是一個普通熱心的人,但他們非常之重要。所以這就是我拿到伊拉克戰地簽證一個非常簡單的原因

      我為什麼喜歡記者這個行業?就是因為它充滿激情,充滿未知。

      用資源和銷售角度去看這個新聞采寫的時候就發現。我們基本上是一個資源公司,是一個公關公司,是一個銷售團隊,我們要把自己培養成為一個銷售者,這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說有空的話大家可以業餘從事一下比如商業活動。



    角度三:新聞是一種信仰


      信仰是中國教育最大的問題。中國的新聞教育沒有告訴學生信仰,只告訴學生採寫的具體的過程。

      我們經常有人會問拿不拿紅包。我覺得這個問題不要問時政記者,第一時政記者很難拿到紅包,第二如果有些人拿紅包然後跟企業換的時候,你為自己未來的履歷和別人對你的信用加上了一條非常危險的一道敗筆。你知道在互聯網時代,任何你想隱瞞的東西都不能隱瞞。所以你現在做的一切有一天就會成為你的同行競爭所揭露的東西,或者你現在隱藏的思維模式有一天會爆發。如果你是品德不好的記者有一天會倒黴的。

      換句話說有人問怎麼處理錢和工作,收入和工作新聞聯想的關係呢?你先問自己,如果不做新聞你能不能活下來?人不能靠信仰活,但是不能沒有信仰。

      活下來,你通過自己的很多訓練,比如可以做銷售公司,去做白領,做OL,做技術,做網站。但是你要用新聞來謀生、賺房子的時候,那是非常危險的。信仰,一旦要跟自己的飯碗混在一起,信仰一定不是信仰了。

      為什麼很多人不是新聞學院的人,他比較能勝任現在的工作,因為他本職工作不需要新聞。比如做經濟,做技術,他可以活下來。所以他去做新聞反而更純粹了,一個人是很單純的時候,他追求目標的時候是很簡單的。你看很多基督徒,很多佛教徒他心裡是很單純的。

      比如說舉例子,有人經常問報道這個新聞之後,會產生非常大的惡果怎麼辦?關你什麼事呢?新聞只是記錄,純粹的記錄,新聞的後果不是你關心的,是編輯、主編、政治家關心的。所以我們經常有人說,新聞絕對不是道德的,跟道德無關。

      《南方週末》經常鼓吹自己有超人的價值觀,經常說我肩負社會道義責任來報道新聞。這是非常虛假的,其實他只是賺市場份額。但是最大的危險是,當新聞不純粹的時候,不是報道記錄新聞的時候,有一些社會追求的時候,你的本身就開始違反新聞倫理了。新聞倫理是價值中立的。《南方週末》在長期報道重大問題,面對弱勢團體的時候,會無限制地往弱勢團體傾斜,但是你自己心裡清楚,真實事情不是這樣的。

    * * *


    提問:  您剛才說新聞它需要客觀描述一個事實,但是我們知道所有的媒體都會有自己的想法。

    安替:  客觀不是說一個結果,客觀主義是一個技術性的逼進過程。如果我說這個客觀是客觀,是錯的,我只能說它是客觀主義的。它採取客觀的方法做技術平衡,能保證這個新聞稍微接近客觀。

      舉個例子,我們作環球報道的時候,當時我們規定叫1:1:1模式,就是壞人、好人、中立者。你可以說這個好虛偽,但是沒有比這個方法更能接近現實的。如果你說我另外的方法,其實蠻接近現實的,這是某一個派別的現實,不是大家公認的現實。

      中國未來有最大的風險,就是社會分層太多,多元化很厲害,不同的利益團體,如農民工,中產階級,官員,海歸,學生,普通大眾。開放社會、民主社會、媒體社會最大的優點就是允許多元存在,但是怎麼表達多元?我不能找到真實,我只能找到一個逼進真實的方法。

      比如舉個例子,美國媒體是客觀主義做新聞,但是它有一個修訂方法,它把評論版做的完全是觀點化,沒有任何的分析,就是觀點,極端的觀點。你看左派報紙,右派報紙,完全黑和白的,壞和好的對眾,但是它用這種方法。新聞客觀主義為基石,然後在新聞和評論分開,來作為平衡,來保證我這個新聞不會出大錯,所以沒有客觀,只有客觀主義。

    歐洲模式

      所以我們現在看新聞的時候,首先要從模式競爭去看,我現在補充一下歐洲模式。在臺灣現在發展已經不是美國模式了,臺灣沒有調查報道,臺灣的新聞是有評論的,臺灣的新聞是對立的,是黨性的。這個不像美國,但是太像英國、法國、法國、意大利了。

      《南方週末》以前批評一個東西,就是歐洲式報道,很容易被中宣部抓到把柄。中國在未來五年的美國式發展,不是一個宿命,而是中宣部體制下一個必然的結果,一個生存模式。換句話說是中宣部幫助我們美國化。但是如果中宣部沒了,馬上黨派報紙就會出現。

      所以說到那個時候,等我們五年之後,等大家都成為記者之後,我們就要改觀念了,我們要提前去學歐洲模式。我打賭,五年後,十年後中國的新聞世界,就是歐洲式的發展。這是模式競爭。

    吃飯的邏輯

      如果我們要想進入中國最好的記者和編輯的第一團隊,我們要把自己打扮的像一個銷售員,去找關係,找節點。去跟任何有價值的人吃飯,讓每一頓飯都可以計算它未來的回饋價值是投資。跟老外吃飯是蠻貴的,他們都要吃西餐。但是我當時蠻窮的,但是我願意每個星期花幾百塊錢去做這件事。為什麼?我知道我做的這一切未來對我的回報是十倍,二十倍,三十倍,一百倍。所以你要用一個銷售的思維,商業思維去想新聞。但是這個只能幫助你進入第一團隊的門檻。



    提問:  想問一下你沒有進入這個工作的時候喜歡在網上灌水,現在回味,看以前帖子的時候?

    安替:  我要講什麼是灌水?什麼是成為好的著名網友,著名網友對做這個工作非常有好處。為什麼?新聞是一個寫作工作,新聞是獲得不確定大多數的人通過文字獲得不確定大多數人對你文字的信任和好感,這是這個過程。比如我寫篇報道,為什麼知道我的讀者在哪,他可能星期買報紙,他可能是民工,他也可能是個教授,我並不知道。但是我其實是在對不確定的大多數發言寫作,而成為一個著名網友其實也是同樣的過程。我並不知道我的網友在哪,點擊的人在哪,但是我會培養這個向不確定的大多數寫作的一個過程,所以網絡寫作最大的好處只是培養你這個東西,但其他不行,專業完全不行,對專業沒有好處,對你能不能感動和獲取不確定的大多數人的吸引力這是非常重要的。而且第二點還是你能不能知道大多數人在目前想要什麼的市場需求也是很重要的。



    提問:  那你在《紐約時報》又是迎合哪些讀者的口味呢?是美國讀者還是中國讀者?

    安替:  美國時報,我是幫老闆做幕後工作。老闆寫東西背後是我報告的東西,但是我的讀者是美國讀者,完全跟中國人沒關係。多說這個事情。因為那是美國的事情。



    提問:  還有一個問題,你離開環球報道有兩三年了,你講了半天最好的回憶還是在21世紀環球報道。你後來採訪後來一系列的,在美國美國時報這種國際前沿的報紙上親身的感受經歷能不能講一些?

    安替:  我最大的經歷就是抓了三次,所以沒有什麼好經歷。因為駐外店記者在中國採訪就是隨時被抓的,就被扣留了三次。



    提問:  為什麼美國沒有走向歐洲模式呢?

    安替:  美國新聞是美聯社開始的,美聯社才是新聞專業主義。當時在一百多年以前,兩個黨派觀點非常衝擊,所以AP美聯社想把新聞賣給公眾。因此,我只能做到哪邊都不得罪。這個情況蠻像現在我們的新聞控制局面的,就是什麼人都不能得罪,只報道事實。

      所以我說中國和美國在這方面有可比性,危險相同。歐洲不行,長期以來歐洲有個主流社會,比如英國,一直有貴族社會。在歐洲,比如法國,整個報紙都是左派。所以歐洲模式和美國模式截然不一樣。

      所以現在很多人包括中央電視臺很多人採訪記者,有的人學歐洲派,有的人學美國派,看誰獲勝,很有趣的故事。



    提問:  有兩個問題。一個問題是說按照先例有一些好的資源,然後加入相應的精神,然後再確定新聞信仰。你再遇到某一個節點的時候,那個人對你以後發展非常重要,但是他可能要求做一些假新聞。

    安替:  信仰第一,信仰和利益衝突信仰第一。為什麼?職位是暫時的,職業是永恆的。你可能會失去這個職位,但是你的職業信用保證了,如果你獲得了這個職位,喪失了職業信用,圈子很小的。北京記者圈我們以前經常在一起聚會的,誰幹的壞事,大家都知道,那個很快的,你收了哪個企業的錢說實話當別人不知道嗎?因為他給你錢的時候他不會告訴別人(英語)?所以聽我講,職位是暫時的,職業是永恆的。



    提問:  我想說我聽到一篇報道,國家可能表面上看,內部更加利好,因為我們是外局的人,我們看不清裡面究竟有什麼,但是你覺得這個?

    安替:  我完全同意他的角度。我簡單說對現在目前的新聞狀態,以給大家提供一個職業參考。現在我認為在整個的新聞圈的外殼是越來越緊,控制越來越嚴,不管是網絡新聞還是媒體,大家知道越來越多的電話過來。但是內殼越來越多的主編,副主編,主任編輯,大記者,首席記者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是自由派。換句話說很奇怪,這個殼越來越保守,但是裡面人確實走越來越開放的過程。

      這造成了幾個後果,第一,我們所有人都裝孫子,有共同感。大家想一下如果幾年後開放了,誰會為中宣部說一句好話?不會的。為什麼?我們這些年被王八蛋逼瘋掉了。越來越多的壓迫反而產生共同體的共識。俄羅斯的轉型就是因為這個共同體不結實。所以我非常感謝中宣部對未來中國媒體社會鍛造,因為是因為它把我們大家的命運連在一起的。

      第二,既然是一個外殼,在不斷的保守化,內殼在不斷的自由化,會有什麼事情發生?一旦外殼有分裂的機會,有開裂的機會,一夜之間中國80%的媒體全是自由媒體。中國改革開放之後,《人民日報》我不相信還會有人買,就這麼簡單。
      對於我們個人來說,我們只在乎我們個人在這個新聞共同體的地位和職業選擇,不要太在乎整個大的中國的命運是不是走向民主,我們只是靠自己的薪水和職業活著,所以我們要分析好對的,現在這個新聞的利和端,新聞模式的利和端,然後我們想的遠一點,我們提前則到五年之後,做些準備,等媒體過來我們就表達出來了,就這麼簡單。



    系統真的好

    提問:  我想問一下,您在操作負面報道的時候怎麼辦?

    安替:  你這個問題問錯了,沒有什麼負面報道,1:29(英文),如果是負面報道的話,我不相信還有什麼好新聞。



    提問:  你怎麼樣說服採訪的對象接受你的採訪?

    安替:  其實有一個問題,就是說你去買一本叫《危機公關》的書。



    提問:  你去實習的時候,其實你發的稿子是占整個版的版面的,你怎麼說服你的實習老師,讓他把這個都是貢獻給你呢?

    安替:  這就是銷售能力了,這是一個離跟合的矛盾,肯定要多為老師做事,老師不願意跑新聞你要跑,不是所有的垃圾新聞老師都願意跑的,你把一個垃圾新聞跑來以後,把他的名字放到前面,他共享你的勞動,他不勞動,人心是肉長的,就是這麼簡單,你下了最大的苦功,你就有回報。我們始終講一點,我一直批評學生一種心態,學生經常講要批判性地接受,這是放屁,既然都批判了還接受幹嘛?我跟你講,中國在49年之前,所有的專業都是學徒制,換句話說,百分之百要接受老師的全部,包括他的錯誤,學完了以後,出師了然後你才否定,為什麼?只有這樣你才能理解他為什麼成功,他為什麼失敗,如果你批判接受的話,等於你什麼都不接受,這是非常姚明的。所以我覺得當我們實習的時候碰到老師,當然你要挑一個好老師,他本來是一個應屆的愚蠢老師,那你就沒辦法了,嫁錯郎一樣,但是一旦挑到好老師以後,真的要全心全意,不要怕以後有他的偏見,偏見是自己有平衡方法的,人必須有深度,其次才談有沒有偏見,一個沒有偏見又沒有深度的人是沒有意義的人,一個有偏見但是有深度的人是有價值的人,首先要做到有深度然後再沒有偏見。所以我希望在實習的時候非常真誠地向老師學,人心都是肉長的,如果有一個學生對我這麼好,這麼認真地向我學習,讓我這麼有表現欲,讓我有為人師表的快感,最重要的一點是我們在新聞圈是要講師承的,比如說他是我小弟,那是我小弟,我的小弟的成功也是我的成功,我的人脈的積累,所以如果你的潛臺詞是好好地幫助我,我以後會很出色的,他也會高興地告訴你,你知道嗎?人是很聰明的,你聰明對方也會聰明,如果你表現得對未來、信仰根本沒有興趣,他為什麼要教你?老師不會教任何一個沒有出息的人,我幹嘛要教你?一點不好處都沒有,但是如果我教的人,我教的徒弟可能是未來的某某主編或者是某個大獎的獲得者,不光是我的光榮,也是我的人脈,就這麼簡單。所以我覺得到最後還是做人的道理,就是對老師真誠!認真苦。




    病中喃喃


    又病, 該煨.

    冷鋒不但buffet了香港, 也buffet了我.

    昨天回公司OT, 鼻子已經開始拔足狂奔, 跑得通紅, 雲吞包過不停. 同事剛回來不久, 見狀馬上閃人. 撐了半天, 晚上到女友喝了碗湯才回家. 足料加成擔心機, 我鼻子雖然塞, 味蕾雖然麻, 腦袋雖然昏, 還是喝得出那湯的香甜, 那湯的溫柔, 那湯的體貼, 真奇怪.

    吃過成藥, 睡了一夜, 今早鼻水已收, 還是看了醫生, 以求斬草取根. 誰料醫生照樣大包小包的發了一大堆藥, 當場瞠目結舌.

    取假一天, 在家邊睡邊OT.

    昨晚鼻子跑了, MSN上卻來了一個辦公(時間)以外從不上線的人. 跟他談了幾句, 他心事滿懷卻鬱在心頭, 跟我的呼吸道一樣不暢快. 今早看醫生後打開電腦, 見他沒如常地上線, 心下一沉, 到 博來(bloglines)看看他泊裡有沒有甚麼消息, 卻看到這一篇. 心想: 也好, 不願數落, 可以像哈里波特召喚守護獸一樣, 逼自己想些另外的事另外的人也好. 不過心情怎麼轉得那麼快?

    原來, 看錯人啦. 作者是桃三點, 不是他.

    怪事一不離二. 另一個辦公時間永不打電話來的人, 今早竟打電話來. 唉, 又overdose? 你呀你, 藥物依賴, 濫藥成癮啦. 剛巧我正要取藥, 說轉頭再打給他. 他大概驚弓之鳥, 見過鬼怕黑, 一聽見那「藥」字, 怕得躲到桌子底下直發抖, 一味沉吟「聽不見聽不見」, 連電話都不接了.

    然後發生甚麼事? 迴光反照吧, 竟打了這麼多字.

    時間


    是的, 你需要的是時間. 我只有默默地向時間之神請求, 求他溫柔地洗刷你的傷口, 把積穢去掉, 靜待美好的記憶長成細嫩的皮膚, 癒合那曾經血紅的裂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