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 comments | archives | links | create | song
(reminder: all quotes here are fiddled, probably.)

排版


老貓學出版
編輯可以不知道排版嗎?

文/陳穎青

排版的目的已經無人聞問,大家都在追求
漂亮、活潑、生動、炫,只管好
不好看,卻不管好不好讀……

上期說編輯的價值絕對不在「文書排版」上,想想覺得少交代了一些事,因此本期做點補充。

在我剛入行的年代,個人電腦尚未出現(在市面上),「排版」對任何編輯都是莫大的工程。你手上拿到原稿,然後標記排版指令,請排版公司處理。指令一下達,再要修改就有點茲事體大,代價很高。所以每個編輯必須先知道什麼是排版,瞭解字體、行間、級數、天地、書眉、版心……。

現在則不同,現在排版變成小孩遊戲了,人人都會做,都會改,都會變化,而這正是麻煩所在。排版的目的已經無人聞問,大家都在追求漂亮、活潑、生動、炫,只管好不好看,卻不管好不好讀。要是我們只說編輯的價值不在排版,會不會讓人誤會排版不重要、不必學、愛怎麼做都行呢?

為了避免這個誤會,因此本期來談談排版。

 ※ ※ ※

排版這回事理論上似乎應該歸美編管轄,文編管內容,美編管版面,兩者各司其職,各有專精,多好。但實情是台灣新生代的美術編輯,學的好像都是設計,而不是排版。更讓人苦惱的是,他們的養成教育裡似乎不包含「易讀性(readability)」這個概念,於是他們做出來的內頁(尤其是彩色書),幾乎所有違背易讀性的設計都會用上。一眼看上去,美則美矣,卻不堪卒讀。

易讀性的定義本報前兩期提過,不過因為太重要了,請容我再抄一次:易讀性指大量文字讀來舒服,不易疲累,易讀性的最高境界是「透明」,你根本沒注意到你正在讀字。

幾個影響易讀性的重要因素包括:

一、字體

明體字(中明、細明為限)的易讀性最高。比所有圓體、黑體、楷體、仿宋以及其他稀奇古怪的少女體、漫畫體都高(字體越搞怪,易讀性就越低落)。如果你的內文不使用明體字,你其實是在跟讀者過不去。

二、行間、行長與對齊

行間要夠寬,行長別太長(兩者間還有某種等比關係,行長越長,行間就要越寬),內文最好設定齊頭尾。

(你有沒有用Outlook寫過電子郵件?有沒有注意到電子郵件竟然不能調整行間?你有沒有收過長篇大論的轉寄信,讓你連第一段都讀不下去?Outlook是為英文設計的,你在上面讀英文會很舒服,然而中文行間的需求和英文不同,微軟的中文化人員似乎完全不知道這會是個問題。)

三、內文字

別搞反白(無論是黑底白字、藍底白字、紅底白字、綠底白字,都不好。黃底白字就更別提了);別鋪太深的色底(文字和底色的反差對比要夠大);別壓在圖片上(即使圖片打淡了也不好);字間不要太鬆(要小心齊頭尾的設定有時會破壞你以為已經設好的字間);別印成色字(只用黑版印黑字最好)。

四、易讀性和易識性(legibility)

內文需要易讀性,只有交通標誌(和蘋果日報的頭版頭條)才需要易識性。兩者千萬不能混淆。

五、版心

版面不能塞滿字,一定要留天地左右邊,不然讀者會無法呼吸。每一塊版心(內文所佔據的區域),都應該跟邊界維持適當距離,這個「邊界」包括實質的裁切邊,也包括你畫上去的BOX邊線,或你舖的色底邊緣。版心位置應該全書統一。

六、避頭點

頭點和尾點都會阻斷閱讀的順暢,宜避之。

七、用紙

別用會反光的紙。

差不多也就是這些事而已(這是排版相關的易讀性,另外還有文稿編輯相關的易讀性問題,本期暫無法討論)。可是我的經驗是如果有所謂版面設計,他們最喜歡做的,就是把上面這些事多挑幾件來違背。怎麼會這樣?我也不知道,我只好猜他們的字典裡大概沒有「易讀性」這一條。

所以台灣的編輯必須自力救濟,你不但要知道易讀性是啥,你還要知道怎麼做才能有較好的易讀性。你如果一心以為文編管內容,美編管版面,你就準備等著讀者來抱怨你做的書讀起來好吃力吧。讀者雖然不會知道易讀性是什麼,但是他們的眼睛會告訴他,我累了,讀起來真難受,好費力,別讀了吧。

在桌上排版尚未風行的年代,編輯能夠在版面上騰挪變化的餘裕有限,結果排版趨向簡單,易讀性反而容易達成。現在排版工具解放了,編輯和美編擁有史無前例的版面操控的權柄,權力使人腐化,沒想到這句話在小小的書頁排版上竟也是至理名言。

我們好像忽然拿到仙女棒的小小孩,在版面上盡情揮灑,這裡加一點花邊,那裡放一點裝飾,標題不斷變化,版心忽高忽低,特效唯恐下得不猛,字型唯恐用得不多。我們做了各種過去做不到的事,獨獨卻傷害了易讀性。

我為何老是在易讀性上打轉呢?排版除此之外沒有可說的嗎?一來這件事我覺得最受輕忽,也最受誤導;二來版面這件事,如果不在易讀性上講究,還有什麼值得講究的呢?

如果我們不知道那些辛辛苦苦的額外設計,都是對閱讀設下羅障,逼迫讀者廢書而嘆,好難讀,我們所花的力氣,豈不是反而變成自找麻煩嗎?我們理當讓讀者用全部精神去對付作者的思想意念,而不是先在辨讀文字上埋設關卡。易讀性說的就是這回事。如果排版有任何不容打折的絕對價值,除了易讀性,我想不出還有其他可能。

不過話說回來,易讀性很難達成嗎?其實一點也不。你只要忍得住不炫耀,把版面設計得好像沒有設計,就行了(就像我老婆說的,高明的化妝,就是化兩個小時,卻讓你以為沒化妝)。

可是手上擁有無數特效工具卻不施展,不免像中了樂透卻不能大肆採買一樣,實在有違人性,你不但要忍得住不炫耀,你還要忍得住別人的輕視,以為你沒本事炫耀。所以易讀性的講究,考驗的不只是版面概念而已,背後恐怕還多了一點對人性修持的奇特考驗。

因此上回的文章,應當跟本期合看,編輯的價值雖然不在排版,但是你不能不知道排版,不能不知道排版的技藝,以及那個技藝為何會存在的原因。

【本期關鍵字】
編輯、排版、易讀性

【錯字更正】
上期倒數第十段「他要瞭解原曠中的雜質、瑕疵和色彩」,「原曠」應為「原礦」。啊,但願這個更正欄不會變成每期都要準時出現的東西。

0 Comments:

coComment


:: Kommentar veröffentlichen
 (留言請留名, 謝!)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