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潮《幽夢影》
花不可以無蝶
山泉。石苔。水藻。喬木。藤蘿。人癖
藝花可以邀蝶
累石雲。栽松風。貯水萍。築台風。種蕉雨。植柳蟬
梅令人高
蘭幽。菊野。蓮淡。春海棠豔。牡丹豪。蕉與竹韻。秋海棠媚。松逸。桐清。柳感
posts
| comments
| archives
| links
| create
| song
(reminder: all quotes here are fiddled, probably.)
:: To sidebar
人類在社群生活中,強調秩序而規限危害社群或個人的行為。這些觀念經累積和整理,就成為該社會的道德標準。人通過社會化的過程,把這些標準或多或少融入人格中,所以道德對個人行為的控制,比較出於自發,且及於生活細則及內在思。道德行為因之近於理想與務,而不道德的思想或行為,往往能引至自咎。
刑法功能賴刑罰,而刑罸以武力為後盾,以侵犯者對受害人及其同情者所引起的憤怒及復仇為心理根源。
欽加同知銜署理番禺縣事、候補縣正堂加十級、紀錄十次胡,為出示曉諭事:
現據監生顏重雅等稟稱,「職等系出東魯,祖籍山左,洎由兗遷粵,派別支分,散隸各郡州縣者,歷有年。所前於惠愛第六約合建 復聖公家廟,報本追遠,原期俎豆馨香,長享勿替。詎同治四年三月忽奉前憲示『於本街建造法國領事衙門,并諭令附近舖戶一律遷讓』等因,職等迴環莊誦,曷勝惶駭。
「伏思家廟之設原為崇祀 復聖牌位起見,自與尋常屋宇不同,今一旦拆毀則先靈無所式憑,當即合族聯稟懇請 恩免,蒙 批以『祠內所供乃 復聖牌位,急應擇地另建安設,以妥 聖靈,業經稟請 上憲酌償買屋價銀,俟給發傳領憑。該生等敬謹辦理』等諭,案詳前卷可據。迨領到給償銀壹佰陸拾兩,遂通盤核算經費,已屬不敷。而職等家世屢空,又復無力籌墊,且省城居民稠密,擇地尤難,至今尚未建復。
「茲幸族眾互相激勸,不憚終始,竭力經營,先為籌貲若干,契買地基一所,坐落署前直街東便之龍騰里,擬即涓吉興工,但恐附近居民或有藉端阻撓,為此聯請 恩准出示,實貼該坊,曉諭居民人等毋得滋事阻攔,致礙工程。俾廟宇早期落成,祀饗永垂不朽,則世世子孫感載靡既」等情到縣,據此。
查職等顏氏家廟本在惠愛六約,嗣因添建衙署,諭令遷讓,惟廟係供奉 復聖神主,亟須酌屋價另行建造,以妥神靈等因,業經前縣奉 大憲批准給領在案,據稟前情并據繳到地契呈驗前來,除批出示并著遵照例投稅管業外,合行出示曉諭龍騰里附近居民人等一併遵照:
「爾等須知該生顏重雅等所造顏氏家廟,先已稟准有案,與尋常建造祠宇試館有干令者不同,現在將次興工,爾等附近居民切勿藉端阻撓,致滋事端,各宜凜遵毋違,特示。」
同治十年六月 日示
「法國人至通商各口地方,聽其租地自行建造禮拜堂,學房各項。凡租地寡,彼此照價定議。」
「同年二月初六日,總督勞崇光,與法國參贊哥士耆,又議永租藩司衙門,作為法國領事衙門,每年地租銀一百元。」
「嶺南一支,肇自南雄者,有之閩中者,有之豫章者,亦有之再徙各郡,不知凡幾。使非稽諸譜牒,不幾世系莫考乎?乾隆丁酉我新甯茂才 容超公,始建創 復聖家廟於省垣惠愛六約,祔祀各房 歷代祖考,以隆禋祀,序昭穆,典至鉅也。」
「經珍等迭控 番禺縣,蒙批『顏國珍等建祠處所既係官地,自應一律遷讓,惟同內所供 復聖牌位亟應擇地安設,以妥聖靈。本縣業代稟請 藩憲酌償建屋價銀。俟給發傳領,憑該生等敬謹辦理』等因,嗣蒙昭示,亟宜振興。適我甯陽鄉匪竊發,連年滋擾,珍以歸謀保聚,未遑如願。丙寅秋偶避地於香山石歧,藉晤南邑中布州司馬文翰,朝夕過從,因從容語以 家廟被廢并謀復由。彼且窐且喜,謂『不啻先得我心,既經 上憲批准,今便可商各房條議章程,以圖光復』。珍乃退而謀舉其事。」
「廟式三座,橫列三間,坐北面南。兩邊抽巷前建華表,中造儀門。右築大書廳一座,旁附廂房二,其頭門入首作工人住房。左築大書房二座,旁附小試房二,工人住房廚房一。」
「我 始祖復聖公德配尼山,為萬世綱常禮教之首。凡孫子?期致祭者,遵照會典,以科甲主鬯,或致仕鄉官,或任教職俱可。不然,務宜先擇老成一位,分獻二位,不論正途及援例。衿耆者,總以德行兼優方得主祭。」
功名。年分。姓名。出處
* 進士。乾隆五十五年。顏惇恪(南海人,刑部主事)。選舉表十
* 舉人。乾隆四十八年。顏惇恪(南海人)。選舉表十三
* 舉人。乾隆五十四年。顏時普(南海人)。選舉表十三
* 舉人。乾隆五十四年。顏平章(南海人,教諭,子敘适)。選舉表十三
* 舉人。嘉慶三年。顏鑄(順德人,雷州教授)。選舉表十四
* 舉人。嘉慶十五年。顏斯總(順天中式,南海人)。選舉表十四
* 舉人。嘉慶十五年。顏之楨(新甯人)。選舉表十四
* 舉人。嘉慶二十四年。顏敘适(南海人,樂會教諭,平章子)。選舉表十四
* 武舉。道光十四年。顏炳文(南海人)。選舉表十八
表一:光緒《廣州府志》所載順治至同治年間顏氏進士及舉人
新甯那陵房。連平房
南海中[土布]房。南海桂埔房。南海浦南房。南海豐田房。南海佛逕房。南海捕屬房。南海唐夏房。南海沙涌房。南海蟾步房
番禺園下房。順德容奇房。歸善柏田房
海豐大坑房。海豐桐埔房。海豐高埔房。海豐梅壠房。海豐板橋房
香山小欖房。新會東華房。清遠洄源房。從化顏村房。陽江石灘房。陽春長塘房。化州白沙房。電白梅株房。信宜東鎮房。茂名利坑房。惠來華湖房。潮陽樹腳房。潮陽拱橋房
「以一司員預曰午刻齊到家廟熟習禮儀,免至臨時錯誤。如有語音不正,禮儀不諳,各自諒之,毋得草率,有失觀瞻。」
「惜廟之左獨有黃氏房屋相礙,欲謀將伯與伊承受,又苦未能應手。旋幸城南紫垣公力任其事,方無畸袤之患。詎九月廿八上樑風波突起,有本街黃姓土棍,串同闔坊標紅,捏我顏氏糾眾倡建闔族祠,希圖私謝附近貢院,有礙關防;又違功令,暪稟 番禺縣憲。幸而〔番禺縣憲〕廉明洞燭,不准呈控,并示諭以顏氏廟址曩在惠愛六約,奉拆,經 藩憲批准給價復建,與尋常祠宇試館有干功令者不同。爾等附近居民不得滋事阻擾,有礙工程。斷如鐵案,伊等計無所施,復以闔族入主,於例有禁,再議抗阻。旋經我紳耆質以家廟左右附祀舊主,現存可據,群啄始息。是皆 祖靈默佑。」
從1979年至1985年,我曾經在香港新界的鄉村作實地歷史調查。我的出發點是透過鄉村的口述及文書資料,甚至宗教拜祭的儀式,探求鄉村社會的歷史演變。調查的結果最突出的地方就是有關明清之際宗族制度在新界及鄰近地方普及化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傳統的華南社會歸化到以官僚思想為核心的正統架構之內;亦即地區性的團體,其中可能包括少數民族,演變為中國社會之部份。這個過程,當然不單只在新界發生,我相信這類演變在整個華南相當普遍。
地域社會歸附于正統文化的過程,我們在鄉村宗教儀式中還可以見到一些痕跡。宗教儀式是了解社會史的很重要工具。因為(一)宗教思想反映出社會的架構;(二)宗教活動往往是維繫地域團體最主要活動之一種。在各類鄉村宗教儀式之中,最清楚地反映出地域組織思想的,就是鄉村“打醮”(書寫語稱為“醮會”)。在香港新界的鄉村,“打醮”仍然相當普遍。......
我在新界的研究,試圖弄清楚祠堂和家族發展的關係。可以這樣說:親屬觀念是家族觀念的基本,是與財產繼承有很密切的關係。在繼承的項目之中,“入住權”即在鄉村成為村民的權利,為最先入住的太祖所遺留給後世子孫最重要的權利,所以村民往往通過太祖入住以後分居的歷史來說明誰有權在那一條村入住,而誰沒有入住的權利。這個入住的歷史,沒有書寫的記錄,村民也往往可以口述出來。這段歷史當然包括了族譜的部份,亦即是說,史學家在圖書館所找到的書寫族譜,並不全面。口述的族譜與書寫的族譜往往不同,最主要的是書寫族譜的記錄往往可以比口述的多,而村民亦往往相信書寫的資料比較正確。事實是否如此通常是一個不可解決的問題。
中國畫和中國詩
錢鍾書
#1
......我們要了解和評判一個作者,也該知道他那時代對於他那一類作品的意見,這些意見就是後世文藝批評史的材料,也是當時一種文藝風氣的表示。一個藝術家總在某些社會條件下創作,也總在某種文藝風氣裡創作。這個風氣影響到他對題材、風格的去取,給予他以機會,同時也限制了他的範圍。就是抗拒或背棄這個風氣的人也受到它負面的支配。因為他不得不另出手眼來逃避或矯正他所厭惡的風氣。正像列許登堡所說,模仿有正有負,「反其道而行也是一種模仿」;聖佩韋也說,儘管一個人要推開自己所處的時代,仍然和它接觸,而且接觸得很著實。所以,風氣是創作裡的潛勢力,是作品的背景,從作品本身不一定看得清楚。我們閱讀當時人所信奉的理論,看他們對具體作品的褒貶好惡,樹立甚麼標準,提出甚麼要求,就容易了解作者周遭的風氣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好比從飛沙、麥浪、波紋裡看出了風的姿態。
#2
一時期的風氣經過長時期而能持續,沒有根本的變動,那就是傳統。傳統有惰性,不肯變,而事物的演化又迫使它以變應變,於是產生了一個相反相成的現象。傳統不肯變,因此惰性形成習慣,習慣升為規律,把常然作為當然和必然。傳統不得不變,因此規律、習慣不斷地相機破例,實際上作出種種妥協,來遷就演變的事物。批評史上這類權宜應變的現象,有人嘲笑為「文藝裡的兩面派假正經」,表示傳統並不呆板,而具有相當靈活的機會主義。它一方面把規律定得嚴,抑壓新風氣的發生;而另一方面把解釋放得寬,可以收容新風氣,免於因對抗而地位搖動。它也頗有外交老手的「富於彈性的堅定」那種味道。傳統愈悠久,妥協愈多,愈不肯變,變的需要愈迫切;於是不再能委屈求全,舊傳統和新風氣破裂而被它破壞。新風氣的代興也常有一個相反相成的表現。它一方面強調自己的嶄新的東西,和不相容的原有傳統立異;而另一方面更要表示自己大有來頭,非同小可,向古代也找一個傳統作為淵源所自。......這種事後追認先驅的事例,彷彿野孩子認父母,暴發戶造家譜,或封建皇朝的大官僚誥贈三代祖宗,在文學史上數見不鮮。它會影響創作,使新作品從自發的天真轉而為自覺的有教養,有師法;它也改造傳統,使舊作品產生新意義,沾上新氣息,增添新價值。
#3
一個傳統破壞了,新風氣成為新傳統。新傳統裡的批評家對舊傳統的作品有比較全面的認識,作比較客觀的估計;因為他具有局外人的冷靜和超脫,所謂「當局稱迷,傍觀見審」(元行沖《釋疑》),而舊統的批評家就像「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此出中」(蘇軾《題西林壁》)。除舊佈新也促進了人類的集體健忘,千頭萬緒簡化為二三大事,留存在記裡,節省了不少力氣。舊傳統若干複雜問題,新的批評家也許並非不屑注意,而是根本沒有想到它們一度存在過。他的眼界空曠,沒有枝節零亂的障礙物來擾亂視線;比起他這樣高瞰遠矚,舊的批評家未免見樹不見林了。不過,無獨必有偶,另一個偏差是見林不見樹。局外人也就是門外漢,他的意見,彷彿「清官判斷家務事」,有條有理,而對於委曲私情,終不能體貼入微。一個社會、一個時代各有語言天地,各行各業以至一家一戶也都有它的語言田地。譬如鄉親敘舊、老友談往、兩口子講體已,同業公議、專家討論等等,圈外人或外行人聽來,往往不甚了了。緣故是:在這種談話裡,不僅有術語、私房話以至「黑話」,而且由於同伙們相知深切,還隱伏著許多中世紀經院哲學所謂彼此不言而喻的「假定」,旁人難於意會。......批評家對舊傳統或風氣不很認識,就能「說外行話」,曲解附會。
時移世逆,我們逐漸忘記了外間的呼喊,因我們似乎成為已得利益者,擔憂的可能只是一筆過撥款對自己的影響罷了。......最近循道衛理聯合教會在一個「企業」頒獎禮獲獎,正正是一個提醒或是一個責備,我們究竟在做甚麼,是辦理著一個「企業」?讓我們思想教會存在的目標是甚麼?
----李鼎新牧師, ``對循道衛理社會服務的期望'' (循道衛理聯合教會會訊 2004.2)
英國著名科幻小說家克拉克(Arthur Clarke),長居於發生海嘯侵襲的亞洲國家斯里蘭卡,... 在科倫坡以南一百公里的希拉杜沃設立了一間潛水學校,這間學校在海嘯中被沖毀。他說:「受影響的人,包括我在希拉杜沃的潛水學校和度假小屋的職員,我仍未知道實際損失情況,因為公路和通訊設施都被破壞,之前我得到的報告指出,潛水學校的儀器和小艇已完任遺失,現在仍未找到所有職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