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光六十年
看到阿啟`閒時無聊'時所製的香港三維模型(放大圖), 非常震撼. 馬上明白了1941年日軍進攻香港的整個路線, 特別是日軍登陸香港島後的攻防戰中, 英軍和日軍爭奪山頭陣地的過程.
兩年前, 讀Tony Banham的《Not The Slightest Chance: The Defence of Hong Kong, 1941》. 十八天的戰爭, 一天一天一小時一小時地跟著戰時紀錄去追踪. 從網上找來香港的衛星圖片, 不用單靠地圖想像地勢, 已經容易多了. 有了阿啟的立體模型, 更一目了然.
Banham的資料根據是主要時英軍的正式行軍日誌和軍人的私人日記, 再加以訪問老兵和實地考察資料. 每一項描述都列明資料出處. 前前後後十多年的工夫. 當然從作者所用的資料可知, 他的關注範圍是正規軍, 輔助和後勤部隊的動向. 對平民的情況描述很少, 即使有也只是外國人社會的情況.
What made the battle of Hong Kong unique was the scale..... It occurred to me that it might just be possible to write a new type of history - a history based on the individual - all the individuals, rather than the Big Battalions so beloved of Napoleon and traditional historians.
--- Tony Banham
香港防衛戰中, 正規,輔助和後勤部隊共有2000多人陣亡. 這本書最深刻的是他對陣亡軍民的敬意. 他認為世人沒有給與守軍在這場戰爭中的應有的honour, 因此十八天戰事裡, 每一天的戰事總結, 作者都會把陣亡軍民的名字和有關資料一個一個列出來. 某某, 官階是甚麼, 屬於哪個部隊, 哪裡陣亡, 如何陣亡, 葬於何處. 如果有資料的話, 還會寫出那人和甚麼人有甚麼關係, 做過甚麼. 作者一條條列出, 我也一條條地讀, 回想那人在當天戰事中角色位置. 當陣亡者不再是統計數字, 而是一個個的人, 讀來是很悲哀的.
這本書不免會給人印像, 好像香港防衛戰中, 只有外國人在努力. 也許有人會批評作者只看外國人, 忽略華人社會在這場戰事裡的情況. 可是對一個只懂英文的人來說, 我覺得他已經做了可做的事. 華人社會的情況, 日軍的情況, 只好留待懂中文和日文的人來做. 等日後把華人和日軍的動向同樣仔細地整理出來, 我們才可對這場小小的香港防衛戰有更全面了解.
看看年歷, 1945年香港重光, 今年2005年, 已經六十年了. 為甚麼我們對香港曾發生的這場戰爭, 基本認識還那麼少.
後記:
1. 那本書, 我只是抱讀掌故的心態讀, 沒有跟過書中列出的資料來源. 不知道書中的考證是否到歷史研究的水平, 但肯定比一般掌故書札實許多許多.
2. 一場很小,很短的戰爭. 也許正因為規模小, 所以才能如此奢侈, 陣亡將士一個一個有名有姓地點算. 然而, 這場小小的戰爭, 令人矚目的地方是, 海陸空三軍, 炮兵, 諜報, 游擊隊, 幾乎大型戰爭裡的所有單位, 都全部有份.
3. 那時, 看了幾個中學生做的網站, 抄來抄去. 真可惜, 事實上要小小一個中學生, 在這麼少的已整理資料下, 掌握整場戰爭的來龍去脈, 實在有點強人所難. 其實只要讓他們對其中幾天戰事, 好好研究一下各部隊動向, 在衛星圖上標示出來, 注明每一個動向的資料根據, 並且思考一下這些動向和地形與當時局勢的關係. 論工夫未必比抄書抄網站多許多, 但他們最少實在地了解到一點東西, 那已經是很夠的PROJECT了. 當然如果能做做實地考察, 再找找當天的新聞及有關人物的資料. 推敲出當天的情況. 那當然更有意思.
延伸:
* wikipedia: 香港保衛戰, Battle of Hong Kong (中英文版有別)
* jeffyam: 香港戰事紀錄 (實地考察照片)
* Hamstat: 國民政府駐港特派員獨腳將軍陳策
* Tony Banham: Hong Kong War Diary - The Battle
地圖:
* 汽車碼頭 2005年5月25日 虛擬的香港
* NASA Visible Earth X-SAR satellite photo
* NASA GSFC landsat image
* 中原地圖
* Google Maps
1 Comments:
:: Anonym (24.06.05, 00:29 ) sagt...
利害!小學時曾到鯉魚門渡假營也看過一點歷史,那裡有一塊牌寫著失守後有幾名生存下來英兵裝死三天,之後逃出生天。
:: Kommentar veröffentlichen
(留言請留名, 謝!)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