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意
zz:唔係咩都要講理由架
zz:形容呀?
zz:好似見到雨後的一線陽光咁
zz:好似見到一碗剛煮好既熱騰騰公仔面咁
zz:好似被微風拂過臉容那種感覺咁
zz:好似在海灘上踏沙看日落;看天空上的風箏咁
zz:輕鬆自在唔沉重
++++++
有時候,zz就像微風吹過泛起的漣漪。
posts
| comments
| archives
| links
| create
| song
(reminder: all quotes here are fiddled, probably.)
:: To sidebar
Foot & Field
天空像碗,人像掉落的一顆小芝麻...
顯示具有 船山筆記 標籤的文章。
常常有機會看老照片。一直覺得以前人們拍照的眼神,是一種沒有意識到「被觀看」的直視。那種無所掩飾,也無所表露的直視,常常會讓我震懾,也著迷。
溫室效應的基本原理並不複雜。簡而言之,地球表面吸收了太陽輻射能量之後,倘若要保持平衡,就必須釋放出相等能量到太空中去,否則地球表面不斷淨吸收能量,溫度就會無休止地上升。太陽輻射以可見光為主,地球表面溫度比太陽低,釋放的能量以紅外線為主。大氣中某些氣體對於可見光和紅外線的作用並不相同,它們讓可見光透進來,卻不讓紅外線直截了當地傳出去。這些氣體稱為溫室氣體,它們會吸收一部分紅外線,然後把所吸收的,一部分輻射往太空,一部分卻再輻射回地球表面。它們的作用正如傅里葉所說,好像溫室的玻璃幕牆,一方面讓陽光通過使溫室內部變暖,另一方面阻礙溫室內的能量散失。因此大氣中溫室氣體的濃度愈高,全球的平均溫度也就愈高。
這個機制的基本原理,科學界已經瞭如指掌,目前仍在進行的大量研究,側重於這個機制在不同地理區域的作用。氣候系統裡有許多高度互動的複雜過程,它們在不同時空尺度發生作用,其中涉及大氣、海洋、冰雪圈(例如大陸和海洋的冰層)、地表(例如植被、地下水源、河川)、水文循環(雲層、降雨)等等。因此,這方面的研究非常困難。
去中環大會堂,有沒有留意過花園的兩扇銅門?
十字形的鏤空花紋,鑲一對雙龍銅雕,最有趣的是兩條龍頭頂上的,不是一顆寶珠,而是皇冠。
雙龍戲珠的造型,不管畫出來多麼活潑,由於叫人聯想到紫禁城,隱隱然暴戾與森嚴。珠子換成皇冠,鑲接上大西洋那一頭,戰火之後新登基的是一個面容清麗的女皇,這頂皇冠,倒顯得端莊嫵媚。如此,那兩條龍張開嘴巴,不像要吃人,卻像在微笑。
這兩扇門,是為了紀念日本佔領香港期間而死亡的英軍,有中英對照的兩段文字註明。英文固然通暢,令人起敬的是中文:「此銅門為紀念香港義勇軍在戰時保土殉職及於一九四一年至一九四五年不幸身故者而建。鐫此以垂不朽,香港政府謹識。」
同是政府公文,只有五十個字,三個標點。除了講清楚一件事情,還顧及到用字、行文、語境之得體,「保土殉職」是陣亡的軍人,「不幸身故」則屬另案,可能是被俘或受傷,層次清楚。但同樣因為戰爭而死亡,同為香港歷史的一部份。「鐫此以垂不朽」,這六個字何其肅雅,香港今日還有人會寫麼?「不朽」,就是Immortality,不可隨便亂用,只能用於莊嚴貴重的場地,給予最高的敬意。還有一個「鐫」字,意思就是刻,但兩字仍有細微的分別:鐫的是金屬,刻的是石頭或木頭,這是一道銅門,所以叫做鐫了,不叫「刻」。
凡紀念銘文,篇幅講求精靈,文字浪費不起。那時的香港政府不僅有常識,還有知識,連落款也淨利落,只有「香港政府」四個字,讀來鏗鏘,如果加上「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海外附屬領土」一串廢話,就會像一個嚕哩嚕囌的老人。因此政府的名字,宜短不宜長,像「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已經有十四個字。
五十多年前的香港政府,有沒有幾個文采師爺,無關緊要,佳好的文字,顯示識見和內涵。「香港政府謹識」六字,莊重如有千鈞。許多人說今天香港的中文低落,其實說的是錯別字寫多了,形容詞用少了,作文不懂得音色字義的排比。今天的中文低落,不是不會讀一個「鐫」,而是不曉得「鐫」和「刻」的分別,而是再也沒有了一份Sophistication,如果說語文是民族的靈魂,一通公文,觀今賞昔,也不必說是民族靈魂的墮落,只不過是不再時興。
今年十一月和平紀念碑前的儀式,大家都會深感少了一人,就是老軍人艾華士JackEdwards。他原是威爾斯人,第二次世界大戰時自願入伍,戰後長期住在香港,任英國皇家退伍軍人協會(香港及中國)分會主席,為戰俘、軍人及他們的遺孀爭取權益。我認識他的時候是九七前幾年,那時我們正極力為香港人爭取居英權,認為英國政府有責任給香港人一個選擇,而在香港居民之中,英軍的遺孀的理據更加有力,人數又少,實在毫無拒絕之理,但英政府仍是十分冷漠,到了差不多最後一分鐘,艾華士才取得成功。
正如我們當年所說,絕大多數香港居民無意離開,而艾華士本人及很多退伍軍人和他們的家人,九七年後仍然留居香港。那時,艾華士又要爭取回歸後繼續在和平紀念日,在和平紀念碑前舉行儀式,悼念在第一及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為保?香港而陣亡的軍人,但特區當局認為這個儀式是大不列顛的傳統,政治不正確而決定取消,後來又另立了一個政治正確的儀式,每年重陽節在大會堂舉行。和平紀念碑前的儀式,只能以私人形式延續,由香港退伍軍人聯會主辦邀請,血紅的罌粟花圈,就由艾華士那個分會負責供應,得到的款項用作退伍軍人及家人的福利。向陣亡軍人致敬也受這麼複雜的政治因素影響,每年的儀式,也就倍感滄桑,而白髮盈頭的艾華士,已成了這段歷史的象徵。前幾年,他中風之後行動不便,仍由舊同袍扶步上階前,然後傲然立正敬禮。我們每年都特地上前跟他寒暄一番。儀式一年比一年蕭條,政府禮賓部的安排越來越不可理喻。如今最後的號角為艾華士吹徹初秋的陽光,誰都不知道下一年怎樣了。
紀念二戰結束、香港重獲和平的「重光紀念日」,自一九九九年不再被列為公眾假期後,似逐漸被香港人遺忘。不過,悼念儀式每年依舊在和平紀念碑舉行,只是日期由過往的八月最後一個星期一,改為十一月第二個星期日,更接近一九一八年十一月十一日的一次大戰休戰日,而寓意完成任務的「最後崗位」軍樂則在上午十一時高奏。
和平紀念碑是香港少數可見的戰爭紀念物,一九二三年已在皇后像廣場旁出現,其外形與倫敦白廳的和平紀念碑如出一轍,名稱也一樣。它原是紀念一次大戰期間陣亡的軍人,後來二戰發生,便用作紀念兩次大戰為港捐驅的人士。其側面下方刻有兩次大戰的年份,中間寫上「英魂不朽浩氣長存」及「THE GLORIOUS DEAD」,上方有悼念花圈雕飾,再上面可見一九一九的羅馬數字,那是《凡爾塞和約》的簽訂年份。從高處眺望,石棺狀的頂部還有一個花圈雕飾。
大半個世紀以來,中環景觀出現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和平紀念碑依然屹立如昔,沒有受到城市化的侵蝕。只是四周草坪長期被鐵鍊圍繞,令人無法接近紀念碑緬懷過去,行經該處的市民亦不大清楚紀念碑的含意。
回歸後「重光紀念日」易名為「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日期改為八月十五日,即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的日子,但官方紀念活動卻在重陽節於大會堂紀念花園進行。
"我當時是一個衰敗政權的代表. 我不會盲目地認為自己擔演了一個甚麼特殊角色. 當時的特殊情況促使我宣布了打開邊境這個規定. 我不過是歷史在那個特定時間, 特定地點所用的一件工具, 因為這個是事情不可能由別人來做, 只能由最高層的人來做.
在法庭受審時, 他見到被殺年輕人的父母就改變了想法. 「我告訴律師, 鑽法律空子開脫自己的罪責很不合理. 不管怎麼說, 我是東德共產黨的領導人, 是政治局成員. 不管這個決定是甚麼時候做的, 我都得對之負責. 如果一個體制需要在邊境用這種方式打死、打傷逃亡者,那麼它就已經失去了存在的合法性。」可以對它說再見了
2007年11月21日 星期三
東週
今日買左東週,支持位姐姐影既相。(嗚,唔記得問佢扲msn同name card呀﹗淨係叫佢向栗子小姐問好﹗嗚﹗)
d相,幾好﹗(well,未睇,我都會講衣句喇)
不過,內容就好攪笑﹗
張貼者: goethe 位於 上午2:08
1 意見:
匿名 提到...
影相0個位姐姐冇同我講你問起我,反而寫字0個位哥哥今日俾0左張相我睇,圖中有個麻甩仔正在調戲影相姐姐。
我竟然估到0個個就係你。
2007年11月22日 星期四 上午12:48
2007年11月22日 星期四
給xx
正經版﹕
很久沒有消息了。生活還好嗎﹖甚念。
正常版﹕
唔係麻,玩野呀﹖咁都叫調戲﹖咁,8點幾,都知大約結果,冇咩做,先行行企企,撩下靚姐姐jak。不過,個個唔係我黎架﹗我邊有咁肥....我食小左好多薯片,開始以雪糕代薯片減肥架喇﹗嗚...
話時話,我鬼知留言既係米你﹖﹗不如,仲有冇blog or whatever﹖有就send黎睇下喇。
又,我好小買xxx。今期特登買本。梁先生個訪問,好好睇。
張貼者: goethe 位於 上午11:12
4 意見:
sf 提到...
也給XX:
久違, 念. 一切可好? 祝遂順.
gmail的電郵還在用嗎?
前宋某之訪問, 枱底隨意抽出遺物一句,
妙甚, 神來之筆.
「有就send黎睇下喇。」x2
sf
2007年11月22日 星期四 下午1:48
匿名 提到...
回goethe︰
0甘就兩年。
前日忽然收到新業主電話,原來舊業主賣0左樓粒聲唔出。新業主要我0係一個月不足0既時間內搬走,0依家倒瀉籮蟹中。
又,我唔係影相姐姐,你唔駛委屈自己去讚美垃圾0既。
又又,依家個blog好不知謂,冇謂獻醜。
另,我出年應該會結婚。 :)
回sf︰
gmail 還有用。
你講0個位奇人,對任何事都好似好抽離,但又好似唔係。當中一定仲有故事/心事,不過我能力與時間有限,挖唔到。
「有就send黎睇下喇。」x2,如上。
2007年11月22日 星期四 下午8:21
sf 提到...
XX, 你終於找到感情的歸宿, 太好了. 好開心.
2007年11月23日 星期五 下午1:13
goethe 提到...
恭喜﹗﹗﹗
不過,嗚,香港美少女界又多個成員要結婚喇。
又,得閒多d留言喇﹗﹗﹗
2007年11月24日 星期六 上午1:21
自錦州一別九年, 山中無便郵, 起居徒切神往. 昨年東事告急, 朝廷特起明公經略. 聞報之日, 為東人手額, 以為必濟. 不圖天發殺機, 人值刧數, 雖有善者亦未如之何也. 然而一劍雪恥之盟, 三年報賜之信, 古英雄轉敗為功者往往而是. 以明公扶危濟傾之才, 東西除盪, 老於行間, 謂宜寬文墨以觀其後. 而乃遽論成敗, 解兵權以授於素不更事之人, 是尚為度德量才而知人善任者乎. 今主憂臣辱, 義雖切於救頸, 而兵盡矢窮, 勢更難於措手. 況人情驚亂 議論紛淆, 把舵無人, 轉圜尚隔, 難又有不獨於邊者. 睠言及此, 則明公之弛肩日見輕快, 而弼之負擔日重, 憂愁真莫卜其稅駕矣. 相見有日, 統容晤宣. 不一.
客言足下始工於文詞 近習考訂, 僕豈願通人受此名哉. 又云足下既習考訂亦兼文詞, 又豈願通人受此名哉. 足下示吾近[作], 勇去口吻之冶俊, 為汪洋鬱栗沖夷, 是文章之祥也. 而頗憙雜陳枚舉夫一二瑣故以新名其家, 則累矣累矣. 古人文學同驅並進, 於一物一名之中, 能言其大本大原而究其所終極, 綜百氏之所譚而知其義例. 徧入其門徑, 我從而筦籥之, 百物為我隸用. 苟樹一義若渾渾圜矣, 則文儒之總也.
所示大著偉論越世, 廣學甄微, 尋其旨趣九流為近. 古今之賾中外之事, 靡所不貫. 故其發為文章, 議論怪奇, 一辭一義皆確有依據, 非淺人陋儒所能望其項背. 惟文章之道以實為體, 以虛為用. 作者之實, 信美矣, 更益游刃於虛, 使其窈妙曲折遠出於語言文字之外, 則尤善之善者, 邈乎其不可攀矣. 來教綜論世變, 頗有取於瞽言, 竊自喜其不謬, 然得閣下究極言之, 乃更恢之彌廣, 按之愈深. 今日之事, 有能懸閣下之言以為的, 舉一世之積弊而盡易其故者, 天下何遽不可為哉. 近感寒疾, 雖稍瘥 尚未能復元, 勉泐數行, 不盡百一.
叫他不要去東,他卻偏偏要去東南偏東;叫他要去西,他就偏偏要去西北偏北。
Tuesday, November 20, 2007
人間慘事系列。黑暗篇。
人間慘事之三,你有個朋友,看來炒股票有自己的一套,與她一起共進退,讓你日子下來,有了點進帳。你忽然想到退休(!),盤算著這種日子假如持續下去,可能真的可以四十五歲前就可享福。其實你不知道,她每次都在瞎猜,然而又因為有點小運氣,而讓你有了進帳。你為了巴結她,甘心去做些挑戰命運的事。是什麼呢?就是你知道,她近來沉迷Circle K的馬利奧小夾夾。而在Circle K買Monoko的雪糕磚,可以買一磚送一個Mario小夾夾。於是你不理死活,連續去了兩間Circle K,狂風掃落葉般地,買來一櫃子的Monoko(!)。把它們放在自己雪櫃冰格的你,想到,要是真能吃完這箱Monoko,你一定會膽固醇超標而死的。不這樣死法,也會肚子痛到狂瀉不停吧?黑暗的世界啊!你嘆息。
posted by xx at 3:07 PM
這種謬誤,來自「言文合一」的迷信,即慣說的「我手寫我口」,也是「用普通話教學才能學好中文」的謬誤根源。這種謬誤衍生另一個謬誤:用普通話教中文,能學到書面語的語法,所以能提高寫作能力。
先以英文為例。常聽人說,很多外國人說得一口流利英語,寫出來的英文卻錯漏百出,不合文法。我認識一個朋友,到加拿大留學多年,說起英文來口若懸河,後來回港工作,老細彈回他寫的文件,說不明白他寫甚麼。我一看之下,發現一頁的英文幾乎每句皆錯。為甚麼那些外國人和這個操流利英語的朋友,不能「我手寫我口」?
第二,香港曾經作家輩出,他們的祖籍不單不是廣東,更來自全國不同的方言區,為甚麼他們又能寫出一家之言?答案很簡單,除了他們有古文根底,也因為他們多讀白話文,而白話文(書面語)不等於普通話。
再以內地為例,如果用普通話就能寫好文章,何解不少內地刊物篇章,都充斥著不知所云兼夾死唔斷氣的中文?又為甚麼我們看那些簡體字說明書時,總會看得一頭霧水,不知其所指?
這就說明,我們從來不是「我手寫我口」。這是任何人稍加推敲就能想到的。我們說話一定比寫文章用詞淺白和粗疏,任你普通話說得如何流利,換成文字卻變得平平無奇。就以英國文學為例,打開一本《雙城記》看看,你認為你說話會用那樣的措辭嗎?我們中文也有一句成語叫做「出口成文」,指人說話動聽得有如一篇秀麗的文章,如果「我手寫我口」,就只有「成文如口」,那有「出口成文」之理?
「名字被寫進這本筆記本的人就會死。」
「就算犧牲友情,也務必搶佔先機,以獲得勝利。」
看劇集時,也許大家都會認得出那一班熟口熟面卻叫不出名字的配角演員,當中很多還是由六七十年代一直演到今天,我們稱這些演員為『老友記』。
這裡是為一眾『老友記』而作的一個小小資料庫,全憑我們兩人模糊的記憶而寫成。
I have not informed them yet, but I am leaning towards depositing the archival materials at their university on account of these happenings (since nobody has even bothered to contact me at all).
---ESWN, Friends (11/09/2007)
把可公開的全部掃瞄上網,略加註解,任所有人免費閱讀,那麼全世界的讀者(無論是張迷或非張迷)及文學研究者都會向你鞠躬致敬.....
我暗中叮囑你,寫小貝勒時要恭敬一點--當然這是事實,雖然不是事實的全部。
為甚麼在回憶裡, 我們只看到自己;
在現實裡, 卻要逃避自己;
假如再見並不再見, 不是我們可以選擇,
至少回憶是任何人也拿不掉的.
可知道, 心靈的距離比起生死的距離
要來得遙遠.